今年两会上,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和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李学林,就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启动后,政府如何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问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搜狐网的联合访谈。
“长期以来,我国人多地少,总量不足,农业生产以追求高产为主导。”李学林介绍说,片面追求产量,肯定导致品质的下降。
同时他注意到,一些观念也正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逐步改变——比如不再片面追求产量和成熟期,而是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产品,从而少用甚至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 “过去总量不足的时候,以吃饱为主,现在总量有余了,大家就要吃好、吃健康。”
面对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瘦肉精……这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两位人大代表都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从源头抓起。
李学林说,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一些生产者在监管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钻空子。比如说养殖中用一些非法的添加剂,种植上也用了一些生长调节剂。
据宋心仿所知,现在已经批准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有2400多种,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没有允许但被偷偷使用的。这些添加剂一定程度可以改善我们食品的口感、色泽、形态,但是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把本来天然的食品变成了化学合成食品。这些添加剂还为造假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羊肉精出现后衍生了假羊肉,香油精的出现衍生了假香油。他建议,将一些主要食品添加剂列入检测指标进行日常检测。
宋心仿认为,国家首先应该对食品添加剂的开发研制上严格把关。在研究食品添加剂有利因素的同时,一定要对它的不利因素纳入研发范围,要让广大老百姓知晓这些范围。同时,在使用上要严加规范,绝对不允许滥用。另外,用一些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去替代那些化学的食品添加剂,因为天然的作用不见得差,但是危害相对要小。他说,重点是要对生产源头,例如田间、养殖场,加大监管力度,不允许随便添加和滥用。一旦发现,严厉惩罚,甚至罚得这些违法生产者不能再生存下去。
“现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机构都是在县以上,乡镇基本是空白。”宋心仿还发现,食品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在基层,而监管机构却都在县城以上,这种不匹配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较大隐患。
宋心仿评论说,食品安全的多部门分段管理,难免会产生职责交叉,或者是监管盲区。“发生了问题、出了状况就相互推;有利益就相互争。”他强调,这种现象绝对是存在的。
2008年,“三鹿事件”后,人们发现农业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竟然没有一家是负责监管“奶站”的。
李学林认为,此次大部制改革方案就是要解决“多个婆婆管不好一桌饭”的问题。他注意到,今后农产品的监管将由农业部负责,而除农产品之外的食品安全监管则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掌控。“调整后,理顺了监管体制的运行机制,权责明确,避免‘盲区’的出现。”
在肯定大部制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是农产品监管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宋心仿也强调:关键是机构调整后,要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把广大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参与到食品监管中,拧成一股绳,同时强化手段,对食品安全问题一抓到底,绝不手软。“这是更重要的。”
李学林也认为,作为政府,破解食品安全问题切不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政府发展还是要‘着眼长远’,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食品安全。”他认为,对大气、水源、土壤……都要统筹。“不能让这些成为制造问题食品的源头,比如说土壤污染、水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1月9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中,进一步强调了对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的渎职犯罪将予以从严惩处。
但宋心仿提醒,依然要警惕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本报与搜狐网独家合作
本报记者 樊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