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3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文化杂谈

城市需要“诗意的栖居”

许民彤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18日   06 版)

    近日媒体报道,财政部文资办与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联合召开实体书店发展座谈会,总署负责人向大家表示:实体书店扶持政策有望出台。这是一个令书业十分振奋的好消息!

    对于实体书店在文化、阅读和城市文化性格方面的作用,一些作家、文化学者感触尤深。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刘恒认为,实体书店就像城市的“精神绿地”一样必须存在,而且不是自发形成的,要像开荒一样一块一块地开垦出来。这个“开发者”就是政府,必须强力支持“精神绿地”的存在。

    于丹感慨地说:实体书店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文明程度的一个符号。书店不是一个恢弘、喧嚣的购物中心,它不见得创造很高的经济利润,但它是一个城市不可替代的都市气质。在互联网时代,纸质阅读习惯需要实体书店去引领。

    对于国内图书经营业中实体书店生存困难,我们不少爱书者心中是怅然若失的。留意一下媒体,会常常看到诸如“消失的书店”、“困境的书店”、“倒闭的书店”之类的新闻。再环顾身边,我们在城市改造中虽然开辟了宽敞的通衢大道,耸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但一个个书店却逐渐失去踪影,我们不仅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小书店,那些散发着文化气息的“最美”书店恐怕更难找寻得到了。有媒体评论说:在这个文化已经成为热门产业的时代,实体书店的倒掉似乎是一个让人尴尬的局面。有人为此惋惜,有人说这是大势所趋,也有人说“有书店,感觉才好”。

    城市和书店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一座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通衢大道,还需要文化气质,书香弥漫的书店就是这种文化功能的体现。有人把城市的书店生活形象地形容为一种“诗意的栖居”。这些能够给人们带来静谧、深邃体验的书店,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具有文化象征和精神符号的意义。

    从一些资料看,在美国,有大学评选美国“最爱读书”的城市排行榜,一个城市要上榜,“受教育程度”和“书店拥有率”,是其中的关键条件。如果去英国伦敦参观,你会发现,各类形式、大小的书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还设有戏剧、音乐、宗教文化等专门的书店。到法国,书籍报刊亭、中小型书店遍布大街小巷,而且,法国经常举办各种国家级的大型书展和读书节。到德国,德国人爱购书,书店多,读者也多。在日本,书店种类很多,有繁华街区的书城,连锁型的新书店,买卖旧书的私营小书店,卖杂志和漫画书的便利店。

    到过香港的人回来都会说,那里书店很多,容易找到,而且喜欢读书的人很多。台湾书店也多,有很多连锁店的诚品书店非常著名。台湾的书店,以擅长营造舒适的读书氛围著称。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了当地人的阅读和生活方式,塑造了文化地标和人文风景。

    一个城市的成就,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每座城市都应该有几个反映城市特色的人文学术书店,它们是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书店再流浪,城市应该为它们留一个位置,这其实也是为我们的心灵留一个安妥的位置。

    试想,我们的城市里,如果只有钢筋水泥的森林、迷离斑驳的霓虹灯、奔跑的汽车,那该是怎样一个物化的、冷漠的、没有温暖、没有精神灵性的世界啊!

    有人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观。这很有道理。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城市里,必然有着“最美”书店的位置。它为城市的文化积累起着作用,它体现了城市一种文化的静水流深的底蕴,它关乎城市中我们的生活内容,尤其是我们的生活品质,它更给予我们人文的细致、哲学的深思和文明的素养。

什么才是“共同富裕”
人大应把税收权喊回家
中非新型战略关系不寻常
跨越时代的正能量
城市需要“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