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电子情书

互联网的记性咋就这么好

李斐然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20日   11 版)

    我最近明白了个道理——自从有了互联网,就再也甭想“往事如烟”这回事了。终有一天,互联网会拎着你那些芝麻绿豆大的往事一并登门造访,给你带来个惊喜,或是一场突然袭击。

    关于这一点,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加拿大心理学家安德鲁·费尔德马。2006年夏天,费尔德马在美加边境拿着护照排队,准备到美国去接朋友。边境官瞅了一眼打扮干净整齐的费尔德马,又瞅了瞅他的资料,写着“加拿大心理学会荣誉终身会员”,最后,他又上网谷歌了一下这个名字,二话不说,把他给拒了。

    从此以后,费尔德马的护照上一直盖着“不得入境”的字样。老爷子今年都73岁了,在学术界大小奖项也拿了不少,从无犯罪记录,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每次出门都把花白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梳到脑后,怎么会惹得被拒绝入境呢?

    原来,人怕出名猪怕壮,费尔德马怕上网。美国边境官上网一搜,发现费尔德马在2001年为一本学术杂志写的文章中提到,在20世纪60年代,刚20岁出头的费尔德马“曾到许多地方旅行,期间吃过大麻和摇头丸”。

    就是这个连费尔德马自己都忘记的青春记忆,快半个世纪之后,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从浩瀚的信息库中被边境官揪了出来。尽管费尔德马强调自己从1974年以后再没有碰过这些东西,但也无济于事,美国边境官跟互联网一样,记住了费尔德马想要忘记的这些“芝麻绿豆”。

    这位教授当初只是想把一件青春往事轻描淡写地记在高深的学术期刊里,没成想机敏的互联网悄悄地记在心里了。再也没法去美国的费尔德马后来接受采访时认真地说:“我想我应该警告每一个人,你们在网络的一切行动都会留下电子足迹,而这种电子足迹是完全无法抹除的。”

    所以,虽然好记性的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可得留神,总有一双网络眼睛在盯着你,而且一旦被它看见,想删都删不掉。2006年,成绩优异的美国人斯黛西·斯奈德想要应聘当老师,却被人举报,说她在Myspace上的一张叫“醉酒的海盗”的照片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那照片里斯黛西带着海盗帽子,咬着一个塑料杯啜饮着。

    虽然斯黛西迅速删除了原始照片,但她失望地发现,网上的信息根本就无法完全删除——她的个人网页已经被搜索引擎编录了,而且她的照片被网络爬虫程序存档,每一份网络快照都留有她的照片,甚至还有专门的网站可以查询网络缓存,声称可以“立刻带你回到过去”。她根本就没有办法让记忆消失,直到今天,她的“海盗照片”仍然可以在网上找得到。

    就跟嫁出门的姑娘和泼出去的水一样,一旦你敲击了“确认”,互联网就会牢牢记住你。仿佛身边爱吃醋的女朋友,它会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你去过哪里,见过什么人,拍过什么照片,发过什么牢骚,你以为多得记不住的小事,互联网统统替你记得呢!

    更惊人的是,即便你没有主动发布信息,网络动作也会泄露你的秘密。比方说,每个搜索引擎都能够识别出我们每个人都在搜索什么、什么时候搜索、点击的搜索结果是什么。乍听上去没什么,但想想看,这些点滴的细节却可以拼凑出你的生活,你在何时何地寻找过一位律师、研究过某个疾病、查阅过某个房子的价格……可是,我们只能期望搜索引擎不至于主动泄露我们的信息,却无从自我保护。

    那么,可以叫互联网自己忘了吗?恐怕很难。就连美国戴尔公司安全智能防御部门的主管唐·杰克森都放弃了这个念头。“事实上,你不能完全控制你的个人信息。”他说,“在这场保卫网络隐私性的战争中,我们已经输了。”

    尽管往事并不如烟,可网络生活还在继续。或许我们真应该听听杰克森的建议:“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努力学着如何在这个无处可藏的互联网世界里保护自己,继续生活。”

分享到:
治愈艾滋婴儿:必然还是巧合
企鹅群里有特务
互联网的记性咋就这么好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