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是我们开发商决定的,是由市场来定的。现在说房价高,但没有人叫你去广州买,也没有人叫你去深圳买,你回老家买就可以啊,为什么还要到广州、深圳买?”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化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宝安分公司经理陈华伟在谈及一线城市高房价问题时,发表“回乡买房”的言论,引发了外出打拼族的不满。(《中国青年报》3月19日)
虽然购房者中不乏投机者和自不量力者,但房子在国人心目中被赋予了“家”的深刻内涵,购房其实也是渴望归属的象征。如果不能实现回乡就业或创业,“回乡买房”仍无法摆脱当下农民工那种外出挣钱、回家消费的“半边户”模式。无视“半边户”那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反倒以此作为鼓励他人效仿的对象,足见“回乡买房”论缺乏应有的人本情怀。
除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陈华伟的“回乡买房”论其实在高端收入群体中同样不乏实践者。由于房价节节攀升,曾有媒体报道,一些白领纷纷“逃离北上广”。然而,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却又“重返北上广”,尽管这些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如此“折腾”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没有什么困难比就业压力更难以令人忍受。
相较于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内地县镇房价确实较低,但若以当地收入水平衡量,房价与收入落差仍旧令人望而生畏。以笔者老家所在的中部县城为例,2012年城镇居民收入为16692元,农民收入则只有5278元,同期房价均价却突破每平方米3000元大关。以双薪城镇居民计,百平米住房价格在家庭年收入的十倍以上。而且,相较于一线城市,内地县城的就业压力更大。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作保障,陈华伟提出的置房计划显然徒增烦恼:家人依旧无法照顾,旅途烦恼一点未减。
住房需求也是社会人口流动的一种折射,像北京的常住人口在2011年底便突破2000万大关。人力资源纷纷向一线城市集中,体现了社会资源配置拼图,这种配置格局如果没有根本性改观,人口流动的走向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无数事实表明,那些简单调整人口流动的举措往往收效甚微,不利于提升外来人口的生活品质。“回乡买房”论的不可行性不仅在于其违背市场规律,还会令那些异乡谋生者感到彻骨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