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3月24日一早离开莫斯科,结束其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外访的第一站行程。俄罗斯媒体和专家对这次国事访问的解读和回味仍热议纷呈,娓娓盘点此访的亮点,细心捕捉其间释放的信号,精心预测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及对国际格局的深刻影响。
“取得的成果超出预期”
访俄行程的40多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进行了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并共同出席了两国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用习主席的话说:“我与普京先生共同工作了7个多小时”。
中俄两国此次签署了30多项涉及政治、经济、人文、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习主席与普京总统一起同两国5000多名观众出席了俄罗斯“中国国家旅游年”的开幕式。习主席向近千名俄罗斯大学生发表演讲,并现场互动地回答了俄方青年提出的双边关系和国际热点问题。习主席与10多名俄罗斯汉学家、学生、媒体代表进行了“零距离”面对面交流……
这种种数字性解读和日程罗列仅能描述习主席此次莫斯科之行的紧张程度。习主席此次访俄的丰富成果、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更耐世人寻味。
习主席在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以俄罗斯谚语“大船将能远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寄语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习主席本人22日下午与普京总统共同会见记者时讲,这次访俄“不虚此行”。而在23日上午与梅德韦杰夫总理会谈时,习主席说:“此次访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的成果超出预期,我对此非常满意。”
“有利于全球战略平衡”
俄罗斯媒体和有关专家现在正尝试深度解读习主席此次访俄成果。
《独立报》25日题为《莫斯科和北京:非结盟合作》的文章称:“两国在地缘政治领域的接近,有利于全球战略平衡”。
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习近平对俄历史性访问》一文,援引俄外交部外交学院东方研究教研室主任沃洛金的话说:“中国主席此访既有象征性,也有务实的一面。”
俄罗斯报纸网站称:“中国需要俄罗斯作为缓冲”。
对于正在成熟的中俄关系,俄媒体称:“俄中两国已找到了合作的新途径,而不必结合成任何形式的类似冷战时代的联盟——无论是正式的,还是私底下的。莫斯科和北京都不需要那种联盟关系,因为它已过时了。”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主编卢基扬诺夫认为,中国把俄罗斯看作“战略后方”,即“一个不会产生威胁、一旦有必要还可以依靠的国家。”
“普京像接待稀客一样……”
对习主席的此次到访,普京总统及俄罗斯高层可谓是精心安排、热情接待。
俄《观点报》网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高调访俄得到了积极回报。习近平专车抵达克里姆林宫时,克里姆林宫团的总统骑兵仪仗队列队迎接。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对外国元首举行这样的仪式。这是对中国习近平主席把首访国选在俄罗斯的回报。”
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内为习主席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上,俄方的欢迎队伍“阵容超级强大”。普京总统向习主席当面介绍的到场人员包括主管军工的副总理罗戈津、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主管人文的副总理戈洛杰茨、国防部长绍伊古、外长拉夫罗夫、总统能源委员会主席谢钦、俄气总裁米勒等十多位。
如此“超豪华阵容”,在普京总统迎接来访国家元首的仪式上极为罕见。对这个场面,俄《生意人报》23日以《中国——克里姆林宫仪式:普京像接待稀客一样迎接习近平》为题重头加以报道,并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人的印象是精力充沛。他与夫人的服装剪裁合体,搭配得当。”
“开启两国关系新阶段、新纪元”
让人吃惊的当然不止于此。在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邦声明》,并见证了两国政府和企业间关于能源、生态环保、人文、地方合作、金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内多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按俄总统官方网站披露的文件清单, 双方这次签署的合作文件数量多达35个,其中不乏“重量级”文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别尔格尔说:“习近平对俄罗斯的访问是开启两国关系新阶段、新纪元的重要事件。两国元首会谈时间长,双方签署的文件多,都证明了此访之重要。”
与普京总统会谈后,习主席又分别会见了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俄杜马主席纳雷什金。俄新社用“密集”来描述习主席此次莫斯科之行中一举会见了俄宪法写定的前四号人物。
本报记者发现,就在习主席与普京总统会谈的次日,俄总统网站23日于莫斯科时间19时发布一条消息:普京总统当天在官邸主持了俄联邦安全会议,与俄联邦安全会议的成员共同讨论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问题。该消息中特别强调:“会议期间,俄联邦国家安全会议成员讨论了刚刚结束的俄中高层会谈所达成的成果。”
“您是第一位参观俄罗斯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国家领导人”
在普京总统亲自建议下,习主席此次访俄日程多了一大亮点——参观俄罗斯国防部。
在俄国防部长绍伊古陪同下,习主席3月23日下午在俄国防部大楼前检阅了三军仪仗队,在大楼内会见了多位俄军高级将领。
在这次会见中,习主席强调,进行这项活动有利于增进两国战略和政治互信,密切两军关系,促进两军合作。习主席指出,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两国军事领域合作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两国战略协作的重要内容和支撑。
绍伊古表示,习近平主席是第一位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这充分体现了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习主席参观俄军作战指挥中心时,受到正在指挥中心值勤的俄军多军种军官的全体起立致敬欢迎。向习主席介绍指挥中心情况的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开场白中说:“尊敬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您是第一位参观俄罗斯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国家领导人。”
“这是两个强国的对话”
据俄媒体披露,俄军作战指挥中心是俄军的“神经中枢”,数十位俄军高级将领在电脑屏幕前全天候不间断地监控俄境内各种情况并进行指挥操作。该中心设有25人的战斗值班组,由战略核力量、陆军、海军和空军及防空部队的军事人员执勤,对海陆空进行24小时无缝隙地监控。
据透露,这里配备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及硬件系统,以确保对平面和电子媒体的监测,对1500个卫星频道和直播电视有监测和录制系统,并有7种语言的翻译及处理能力。
习主席参访期间,该指挥中心巨大弧形显示屏上交替呈现俄军陆海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特种部队值勤值班和训练演习的实时画面。在远洋执行护航任务的俄军舰队将领、正在值勤的有关地区俄军指挥员、同中国有合作关系的军工企业负责人等,通过控制系统分别向习主席报告了工作情况。
绍伊古对俄媒体透露:“我们在大屏幕上向中国客人展示了远东地区和阿穆尔地区的军工厂、北方舰队的军舰、数千里之外值勤的军舰。”
对于中俄两军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俄《红星报》称:“这是两个强国的对话。”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习主席受邀参观俄国防部,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之间的高度互信和两国发展军事军技合作的广阔前景。
“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也很风趣”
习主席此次访俄期间,中俄两国在加强双边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的同时,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了两国人文合作和民间交流等各领域。
习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并共同观看《美丽中国》主题文艺演出。他亲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向近千名师生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演讲,并与现场的大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当场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场活动就是23日晚会见老中青三代对华友好人士,与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座谈。
正如习主席所说“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习主席在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赢得现场师生的“满堂彩”。演讲结束时,俄罗斯青年激动地喊起了“普拉瓦!”(俄语“精彩”的意思)。
习主席在演讲中多次引用俄罗斯大师的名言。他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尖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来比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他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来简述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主张和中国人民在选择发展道路上的自信。他用别斯兰事件后俄罗斯受伤儿童在中国受到的精心照料和汶川儿童在俄罗斯受到的温馨关怀来阐释“大爱无疆”。这些生动的比喻、鲜活的事例让在场的俄罗斯青年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新领导人对中俄关系的重视和对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视。
就在这次演讲前,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托尔库诺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即表示:“我们希望能亲耳听到习近平主席向我们阐述‘中国梦’,希望了解中国新领导人对本国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想法。”果然,托尔库诺夫和国关的师生没失望。
习主席在演讲中用了12个字简明而清晰地简述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主席还特别指出:“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国关校长托尔库诺夫说:“习主席的演讲非常精彩,寓意深刻,富有哲理,也很风趣。这更有利于俄罗斯青年一代认识和了解中国。演讲中包含了很精炼的巩固两国友好关系的行动规划。这让青年人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该校政治学系主任沃克列辛斯基表示,习主席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梦”,同时不回避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这显示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决心和信心。
该校学生谈道:“习主席在回答同学提问时说‘中国的发展壮大不是威胁,而积贫积弱的中国才是威胁’,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哲学理念和执国智慧。”
“音乐没有国界,欢迎你们来中国”
陪同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的习近平夫人彭丽媛23日参观了莫斯科尼库第15寄宿学校和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
在观看学生歌舞杂技表演后,彭丽媛对孩子们说:“我代表中国千千万万个母亲来看望你们。少年儿童是人类的未来。祝愿你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参观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时,彭丽媛向该团演员们表示:“音乐没有国界,欢迎你们再来中国演出,为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