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卫,90后。
自小学五年级起,为挣零花钱,他就承包了自家和亲戚家的废品出售。
升中学,他曾问我,是否能用知识换取财富。中考,他英语满分,暑假开始做家教,学生分别是同学的堂弟、妈妈同事的儿子、同班女生夏某。
第一次高考,他作文离题,分数只够普通本科。收到录取通知书,便扔进垃圾桶,亲戚们苦口婆心地劝,他不为所动,只说:好大学、好专业、好城市,符合三者中的二个,我就去。但现在,显然不。
“他对他的人生是有思路的。”那天,我转过来劝那些反对他复读的人。
“你知道,与其痛苦四年,不如辛苦一年。”他后来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他对着空气“哈”了一声。
这时,我对着他的书桌。
桌上一摞参考书,一支笔拔了笔帽横放在数学试卷上。
球鞋、脏袜子、墙上的球星海报都在提醒着我,这是多年轻的一代。我不想驳斥他,只腹诽:“无数你不喜欢的事在前面等着你。”
稍顷,他的手机响。
铃声很熟,是Beyond的《海阔天空》。如果我没有记错,Beyond的主唱黄家驹去世时,他才出生。我疑惑:“你?这种古董级的歌?”
他着急出去,只撂下一句“Beyond是我的精神导师”。剩我一个人在房间,这儿摸摸,那儿看看,竟发现一个蓝色的手抄本。
是他的字,满纸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感慨万千——
Beyond、海子,那不是我们年少时的精神食粮吗?将时代的烙印遮去,诗意、激励的青春如此相似,一代又一代,都这样长大。
这一日,在办公室,实习生小孟递给我一沓文件纸。
我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她随手写的便条,便条上有算式,一边标着“机票+住宿”,一边标着“代购”。她刚去了趟澳门,回来后,仔细分发各位同事要她代购的种种。
小孟今天先走一步,理由是,课余在某乐队做鼓手,今晚演出。关于怎么想起来打鼓,她说,“喜欢就做喽”。
“喜欢就做喽”,也是卫的口头禅。
如今,他如愿在某著名大学学设计,前几天打电话给我,“有需要封面设计的吗?”他正四处投稿,和小孟一样,他们都很有主见。
慢着,便条背面还有字——
小孟写:“一年之内”“过雅思”“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业精于勤荒于嬉”……呵,满满的人生规划、自我鼓舞,一如我们20岁时。
“从明天起……”我又想起卫的Beyond和海子了。
他们是一代人,像所有年轻过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