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乡村游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桐庐人只能在实践中探索。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桐庐牢固树立“全域景区化”的建设新理念,将历史人文底蕴、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自然田园风光有机融合,先后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和精品村,成为全国休闲乡村游的新热点。
“桐庐的最大优势是生态,宁可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桐庐最重的任务是发展,宁可各项荣誉少一点,也要合力抓经济;桐庐最高的标准是惠民,宁可政府支出紧一点,也要挤钱惠民生。”2011年底,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就提出了“三个宁可”,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桐庐特色”的建设新理念
近年来,桐庐县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积极打造5条秀美乡村风情带,开展5大乡村风情节,重点培养25个风情特色村。高度重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县所有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桐庐县委副书记吴玉凤介绍说,在《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中,“优美、秀美、甜美”是桐庐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方向,重点扶持乡村度假型、依托景区型、文化村落型、农业观光型、城郊休闲型、红色经典型、美食体验型、民俗风情型等8大类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桐庐县风景旅游局局长徐利民说,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这四大体系的建设。在此过程中,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文化特色相结合,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重凸显特色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正确处理村美与民富的关系,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桐庐县委、县政府以景点的要求来规划建设每一个村庄。在建设质量上,以精致论高低。在建设重点上,围绕人口集聚、产业带动和公共服务辐射能力的培育来建设中心村。围绕挖掘与弘扬传统人居文化中的生态理念,依托山水资源,精心设计“一景、一业、一貌、一品”的精品村。按照“全域景区”和“全覆盖、可持续、出精品、出形象”的要求来建设培育村。
资金投入的多元新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尽管各级财政近两年集中有限财力对美丽乡村建设给予重点投入,但从长远看,建立多元投入的新机制至关重要。
据介绍,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和精品村,桐庐县财政按照杭州市级补助资金额度,给予1∶1配套补助;对培育村,在原有各部门建设项目资金不变的基础上,县财政每村三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补助资金;对行政村撤并个数多、人口多的培育村,适当增加补助额度。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桐君街道君山村首创“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自己管”,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钟山乡子胥村在外从事快递企业的人员,捐资500余万元,建成了申通大礼堂、村老年食堂、村办公和服务中心,还将捐资500万元建设困难人群集聚公寓房。
倡导农民自身投入。钟山乡大市村原计划安排36亩土地用于龙家山、长丘田、新村、赖田坞四个自然村225户、630人的集聚安置,经村里创新思路,大力拆除了村里的破旧房,除用于建造18幢公寓房和56幢联建房外,可新增建设用地71亩,同时节约原计划用地36亩。用地指标经政府回购后,增加中心村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
2012年,首届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在桐庐的成功举办,成为桐庐招商投资的有效平台。桐庐县副县长樊春介绍说,活动举办以来,桐庐县已与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亚洲医疗旅游公司、浙江中医药大学、众安房产等机构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国际养生中心、农业养生综合体、中华中医药文化产业园等项目。
村美民富的增收新举措
美丽乡村建设,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
桐庐人牢固树立建设新农村与经营新农村并重的理念,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产业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源泉。
美丽乡村建设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是“创业增收生活美”。
休闲乡村游给农民带来了农产品销售、游客吃住的消费收入,节省了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热情。
村民们通过对农居房的升级改造,庭院的休闲化建设和开发绿色休闲食品,来提升乡村游的品质;通过改良品种、采取不同品种搭配和间作,来延长观赏、收获周期。桐庐的休闲乡村游给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带动了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有的还走出了家门,走向了世界。“桐庐土菜馆”仅杭州城区就有200多家,甚至还开到了德国、俄罗斯。
国际休闲协会副主席这样评价桐庐的美丽乡村建设:“休闲乡村建设,是桐庐旅游业30多年来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乃至于因运而生的必然选择。”桐庐的休闲乡村建设,客观上开始凝固成颇具示范意义的桐庐经验抑或桐庐模式。
可以预见的是,桐庐正在用“美丽经济”圆自己的“中国梦”。
(本报记者 何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