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管理纵横

电信运营商暗战腾讯:微信收费谁说了算

陈璐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15日   10 版)

    “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4月11日下午微信团队向所有用户发了一则“温馨提醒”,并把近期在微博上流传的“微信要对用户收费”定义为有人恶意造谣的“谣言”。这是自去年关于“微信是否收费之争”之后主角的第一次发言。

    这则提醒诞生的环境并不“温馨”。先是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第二届岭南论坛上表态“微信收费是合情合理的”,接着一位发改委官员也表态“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还有媒体曝出接近工信部决策层的官员放狠话“微信收费是肯定的,正在研究中”。

    海量用户力挺微信,本来很好用的软件,凭什么突然要另外收费?根据新华网调研,九成网友表示“若微信收费将不会继续使用”。

    对于用户来说,最不满意的是,现在已经为使用微信支付了流量费用,凭什么要二次收费?这就好比,每天上网已经支付了宽带费用,难道还要再付给浏览器费用吗?

    坊间最初都把这理解为电信运营商眼红了。电信运营商解释道,微信的运行需要持续占用通信网络的信令资源,有“免费搭车”的嫌疑,有必要额外收费。据中国移动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微信已经占用了中国移动60%的信令资源,但仅仅带来了10%的移动数据流量。 

    流量和信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简单说,微信传输数据的载体是流量,而决定微信能一直传送消息的媒介,则是信令。通俗说,也就是平时说的能让微信“推送”消息的东西。信令被激活的过程,称为心跳指令。

    为了保持永远在线的状态,各种应用客户端会向服务器不断发送“心跳”,保持其“永远在线”状态。QQ、人人、微博都有这种问题,只是频繁使用的微信对信令的要求格外大,频繁使用会导致的网络问题,称为“信令风暴”。就好似,一个人来回出入餐厅不停地开关门,并不是每次都会购买食物,但却占用了门的资源。而这些OTT(Over The Top)用户只支付食物的价钱,店主还要负责门的修建和维护。运营商当然头疼,这并不是一笔小的费用。

    由此,“技术流”中国计算机学会看不下去了,发表声明说电信运营商这样对待微信涉嫌双重收费。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是通信设施服务,已向用户收取了使用通信设施费用。此外,电信运营商是对网络上的信息流量收费,对于网络上传输的内容则在法律框架内不应予以干涉。如果开启对微信的收费,那么我国所有增值电信业务都可能被强制收取所谓的“信令费”,如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上交易、搜索等。

    针对可能造成的网络瘫痪问题,上述学会以在全球发生过的数例“信令风暴”事件为例,国外基础电信运营商均通过技术创新、加强自身基础建设解决,而不是通过收取“信令费”的方式解决。目前电信基础运营商并没有充分的由第三方认可的数据说明微信的“信令”造成了电信网络的瘫痪。

    马化腾也开始为微信“代言”:一是微信没有占用那么多信令资源,二是微信还带来了流量。“电信运营商之前的统计错了”,他说,他们只统计腾讯服务器的流量,事实上还有很多流量是图片带来的,包括头像等的服务器实际上是CDN(即内容分发网络),电信运营商统计的时候没有计算这个,算上这个实际微信利用率还有3倍空间增长。

    谁都知道,电信运营商心疼的不仅仅是占用了指令,还有被蚕食的短信服务。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短信发送量增长率为7.1%,2011年和2012年这一数据分别降至6.2%和2.1%。

    直戳电信运营商核心业务的是2012年微信推出的视频通话功能。这意味着,在wifi状态下,用户拨打电话几乎是免费的,电信运营商的根本利益遭到侵害,腾讯微信却不承担建设费用。这好比建好了高速公路,跑的车不仅不是自己的,还没有主宰权。

    一家拥有7亿移动用户的企业老总当然要说话。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曾直接表示,传统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OTT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工信部部长苗圩也体谅电信运营商,维护这么大的一个网络,要投资还要运营,除了流量以外还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收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对于腾讯来说,如果对微信按照短信一样计条收费,即便每条1分钱,按照现在数量算,这对于微信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要知道微信现在还没有盈利,腾讯会因此立刻“升级”成为一大运营商。

    可用户绝对不会买账。“微信可能另外收费,你还用不”的网络调查显示,85.8%的投票者表示不会继续使用微信而改用其他免费的社交软件,6.3%的投票者认为如果费用不多则考虑继续使用,明确表示会继续使用者仅占1.3%。不少网友回复,“有大把可替换应用”。

    收费就卸载,不收费损害电信运营商利益,无论哪个结果都有人不满意。

    5个月积累一亿用户的速度已经证明了微信产品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在这个已经被开拓出的市场,如果不尊重民意,用户会以实际行为决定产品生死。电信运营商之前推出的飞信、翼聊等产品因用户体验不佳而使用者寥寥,如果有人用强制手段下线微信的话,其他类似产品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被国外企业抢占市场,这才是最坏的消息。

    使用iOS5系统的苹果用户已经在使用内置iMessage即时通信功能软件,它能够在iOS、Mac os设备之间发送文字、图片、视频、通信录以及位置信息等,并支持多人聊天。iMessage不同于运营商短信、彩信业务,用户仅需要通过WiFi或者3G网络进行数据支持,就可以完成通信,并不需要支付短信费用。最恐怖的地方是,毋须安装,直接系统内置,不给用户选择而直接打败所有同类产品。

    更深的担忧是,腾讯作为中国的一家本土企业创新推出了微信这个产品,如果强制收费导致产品下线,将打击国内企业创新的信心。

    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中,老三强(新浪、网易、搜狐)和新三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的格局已基本稳定,对大多数创业者而言,要不成为依附于大公司的小企业,例如各种APP软件,用户并不属于你;要不就成为大公司的挑战者,例如小米手机,成功失败全看自己能耐。

    可关键是,任何增值服务都必须依托且依赖于基础运营商。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垄断地位不可撼动,就有可能使得这些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罔顾增值服务和终端客户的利益,限制在其上的增值业务并擅自增加收费项目,进而加大社会经济成本。中国计算机学会呼吁打破垄断,扩大电信业的改革开放,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电信领域,进入实质性的良性竞争发展阶段,切实促进产业发展。

    其实,微信收费之争的根本是行业内利益的重新划分,以及重新界定游戏规则。在这变化之中,运营商不如想想用户的根本需求。创新“好用”的产品,推出过硬的好产品,才是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才是竞争的真谛。

    风头浪尖上的微信团队,在这时显得尤为本分——在温馨提醒的最后一句说到:我们正在努力开发下一版本的新功能,希望可以让微信更好玩,更好用。

分享到:
百名上榜慈善家中43位从事房地产业
电信运营商暗战腾讯:微信收费谁说了算
成思危:保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招工难将越来越成为正常现象
老牌供暖品牌“伯爵”登陆中国市场
一周观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