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一家之言

职业院校办学毋须瞄准“市长市委书记孩子”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22日   11 版)

    “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打心眼儿里却瞧不上。”现有政策制度对职业教育存在歧视现象,让年轻人“拥抱资本、疏远劳动、轻视劳动者”。而其最为引人注目的佐证便是“市长市委书记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职教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纪宝成在评析职业教育的积弊时,不乏振聋发聩之言。(《中国青年报》4月14日文)

    由于纪会长的特殊身份,更因为他的观点击中了职业教育时弊,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职业教育前程的担忧和对现有制度的不满,因而很快在网上网下引发热议。

    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现在的中职教育逐步全免了学费,高职也因生源问题而拆除了入学门槛,就连异地高考政策也都只向外来人员的子女开放职业教育,用不了多久,职业教育便会成为“平民教育”,成为穷人、百姓子女不得不选择的教育。这不仅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还会加速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

    而反对者则认为,“市长市委书记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只能说明当前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弱势,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还存在巨大悬殊。现实中,“市长书记”们凭借自己掌控的社会资源完全可以尽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子女“赢在起跑线上”,因而可能并不需要选择弱势教育。当然,职业院校办学者也切不可把职业院校瞄准市长书记孩子,办成“市长书记”子女成长的“摇篮”。

    溯源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职业教育一直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比如对准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在职职工的转岗培训、对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等。职业教育素以培养各行各业的技能应用型“劳动者”为己任,而不以受教育者的身份为特征,不以学历获取为终极目标,因而未必需要强求“市长书记”的子女必须入读。

    从具体的国情看,我国劳动力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劳动者,其子女的就业需求和求职压力巨大,在国家逐步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大环境下,只有全面接受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才能有效突破就业弱势。这是我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职责。

    而且,放眼国际来看,闻名遐迩的美国社区学院的生源对象绝大多数是社会弱势群体,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也都以企业在职职工为对象、以技能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着职业教育的本职坚守。

    所以,我们完全不必因为“市长市委书记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而鄙视职教,甚至自惭形秽。当然,职业教育自身强大是一个永恒话题。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4月22日 11 版

高职自主招生搅动教育形态
无资格参加公考一棍子把职教打入底层
职业院校办学毋须瞄准“市长市委书记孩子”
邹辰:从“准海归”到国赛成就“酒店达人”
践行教育“乌托邦”
职业院校校长培训班学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