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当科技创新遇上人性关怀

哈尔滨工程大学 闫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25日   05 版)

    4月17日,大学生记者团走进一汽大众长春第二工厂。李庚伟摄

    “2004年车间投产时,一台整车下线的时间定位是66秒;经过近十年的科研创新,我们将这一速度提升2秒,达到整车64秒下线。”在一汽大众第二分厂总装车间,现场工程师张利夫向30名大学生记者介绍道。这话透露着自豪,更展现着科技创新的底气。

    2秒提速的背后,是科技与人性的交融。一汽大众提出了“人机料法环”并举的理念,“人”字当头、充分考虑人这一最重要行为因素,兼顾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环境保障等条件。就这一试,不到十年,64秒整车下线的神奇在这里成为现实。

    走进车间,高科技的“魔法棒”在这里挥舞。机械手“库卡”移动大臂首次挥舞,将钢板抓取到指定位置,灵活自如,使得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再次挥舞,坚固的车门支撑柱构造使其在发生撞击时只弯曲不会断裂,有效保证乘客的安全,“人为本”渗透在每一个生产细节;三次挥舞,总装车间滑橇线的移动一改以往拼装工人需大范围行走的弊端,“人车一平台”的工作设计让安装更为容易。

    在车间每走一段,你会发现密密麻麻写满数据的白板,这是工人自制的调整工段内部质量的“信息展示板”,将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展示并处理,“目的就是将问题消灭在车间内”,张利夫说。

    2012年,从吉林大学毕业的张利夫来到一汽大众轿车二厂工作。不到一年,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现场工程师。“加速”的背后除却高学历,更多的是工厂打造通识平台的结果。

    一年时间里,张利夫有机会在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个车间学习,成为技术能手,最后“落户”总装车间。“既培养全才又锻造专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选择这里,某种程度上是我喜爱这里的文化”,张利夫直言当初的选择,“领导会用故事启发你做出思考,平等式的交流让每一个人都有归属感。”曾在多家车企实习的他对一汽大众汽车出厂前147项检测调整的高品质做法高度赞同,整装成车后的“每车再检”为一汽大众车的安全再上一道锁。

    汽车驶下生产线,一汽大众还为它们准备了粗糙地面、井盖绕线、鹅卵石等10种路面情况、总长1200米的车道竞赛以供检测,让它们以最优化的状态迎接客户。

    走出一汽大众生产车间,流水线上依旧轰鸣作响。在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这一新节点,我们看到一汽大众人信心满满,由他们主导的创新接力赛,已经在加速奔跑。

哈尔滨工程大学 闫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4月25日 05 版

见证奇迹的时刻
当科技创新遇上人性关怀
从“汽车人”到“绿巨人”
安全永远是造车的第一位
机器人瓦力的“机械手”
从细节看细节
人赢则赢 从关爱员工开始
好的轿车从冲压开始
挥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
车间里开出一辆“放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