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5月0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立足质量品牌 推动创新发展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后示范”建设发展之路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06日   05 版)

    育人条件一流的现代化校园

    在建筑技术馆文化长廊可以感受建筑文化的艺术、智慧之美

    学生在进行建筑壁画创作实训

    学生在中国古建筑实训室近距离感受中国古建筑和谐结构、精美彩绘之美

    煤炭对口单招圆了“孩子妈”江苏建院蔡冬霞的大学梦

    国家示范建设项目完成后,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如何走?这是高职教育界普遍关心和积极探讨的问题。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建设项目验收后,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着力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在建设全国建筑高职名校进程中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铸就质量品牌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立足质量品牌,立体推进“后示范”建设

    品牌是高校的一种无形资产,是构成高校的一种软实力。就高职院校而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称号就是一种品牌;行业内有更多的用人单位认可学校的毕业生也是一种品牌。但品牌只是一种标志,并不是质量的全部,质量才是学校发展真正的现实生产力。国家示范建设任务完成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系统化思考、一体化统筹、重点化推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学校品牌,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优化顶层设计,整体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为巩固、深化示范建设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打造品牌目标,学校针对生源多元、社会需求多元,构建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专业群多元、学生兴趣多元,构建了“二级管理、资源集约”教学管理体系;针对高职发展需要、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了“突出能力、梯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针对创新素质教育、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构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进程”学分制体系;针对生源竞争、就业竞争,构建了“招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教学、模拟、实践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针对质量建设、品牌发展的需要,构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质量监控体系。

    为有效推动各项体系建设,学校按照专业群重新整合了二级学院,由原来的11个调整为8个;新成立了质量管理服务中心、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素质教育服务中心;按工作大类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对校领导的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按照职能归类对管理部门进行了职责调整。优化的各类顶层设计方案,有效促进和保证了学校科学发展。

    二、重点突破推进,不断深化内涵建设

    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构建了7个建筑类专业集群、8个非建筑类专业集群。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涵盖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咨询服务等各个环节。作为以土建类专业为主要特征的行业类高职院校,学校紧紧围绕建筑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建筑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以建筑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传统专业为支撑,以新兴专业为主导,把服务建筑业发展需求作为重点服务领域之一,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诸方面进行校内外各种资源整合,形成了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建筑设备、建筑经济、工程管理、市政工程等7个建筑类专业集群,较为完整地覆盖了建筑业各类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为适应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学校形成物流管理、现代服务、文化创意、营销贸易等4个现代产业类专业集群;适应“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工集团的产业升级,学校优化整合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电子通信等3个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适应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煤炭五大基地之一的产业发展,背靠建筑类专业,学校形成了矿井建设1个矿山建设类专业集群。

    学校通过对接行业、对接区域、对接市场,构建起了以建筑大类专业为主,设备制造类、矿山建设类、现代服务类等多类别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形成了布局科学、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数量适宜的专业体系,解决了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不高的问题,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着力打造专业品牌、课程品牌、实训基地品牌。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采取校领导“一对一”服务高端人才,系列化制度规范管理人才,营造优秀人才安心工作、安心生活环境,使其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学校重视搭建专业化工作平台,形成梯队化有序培养机制,使人才在创新发展中实现价值,在实现价值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出台了具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教师的资助和奖励办法,出台了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管理办法,增加师德和学生评在教师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分量,每年投入70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师一企”(一名专业教师联系一个企业)制度、校企工作站(校企双方互派技术工作组驻对方)制度、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工程型教学团队的形成,着力打造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高层次师资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品牌。

    学校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着力实施科研平台提升、科研管理体系优化、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品牌工程项目,着力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目前,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36人,副高职称190人,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两个、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1个,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行业领军人物18人,有国家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5人,有16人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连续四次被表彰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三、扎实打牢基础,夯实质量品牌根基

    国家示范项目验收后,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质量·品牌”思想大讨论活动,全面实施品牌质量建设“一把手”工程,强化校院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是“质量·品牌”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凡涉及影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点、热点、痛点,主要领导都必须亲自过问、亲自解决。

    学校首先从“十二五”规划入手,全面调整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举措,继而又通过深入研讨和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科技服务建设、专业建设3个“十二五子规划”,起草和讨论学校章程,成立教授委员会、财经管理委员会、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不断完善和优化决策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

    与此相适应,学校又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校院两级组织构架,建立质量分析会制度,全面梳理学校各类管理规章,推进二级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二级院(部)自主权,使学校活力得以进一步增强,为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奠定思想、组织和制度基础。

    在科学而宏观的规划和制度引领下,学校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质量·品牌”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家、省支持下,三年内投入两亿元,统筹考虑、系统推进数字化校园、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科技产业园、节能平台、智能化新图书馆等各项重大建设任务,着力建设“共享基地、集成基地、开放基地、育人基地”。

    二、立足质量品牌,创新“后示范”人才培养模式

    一、适应多元形势,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改革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是学校自开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来,实施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旨在应对生源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多样化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严峻挑战。其核心是以就业、创业、升学为学习目标,以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为基本学习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职业发展。通过层次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建设,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成果。

    四个平台构建层次化课程体系。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技能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由“宽”到“专”构建四个课程平台,即强化基础素质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夯实职业通用技能的职业基础课程平台、突出专业特长的专业方向课程平台、注重职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拓展课程平台。课程按照A(升学要求)、B(考证考级需求)、C(专业学习需要)三个层次进行建设。学生可以按照就业、创业、升学等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和规定选择专业,依据所学专业选择相应的平台课程学习,可以按照不同生源的学习基础、个人特长选择同一门不同层次的课程学习。已在15个大类专业群和26个企业专适方向专业中实施。

    六项制度建立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围绕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制定了选专业、选课程、学分绩点、学籍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等6项教学管理制度及16项具体操作文件。实现了弹性化学籍管理、个性化发展的选专业与转专业、自主学习选课、全天候排课;实现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同院校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基本建立了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三项建设打造个性化学习资源。一是课程集群建设。建成了1个公共基础课程集群,15个职业基础课程集群,54个专业方向课程集群,26个企业专适方向课程集群,可提供2000余门优质课程,220门网络课程,供学生个性化选学;二是实训项目群建设。按照验证、实训、生产和研发四类开发了3700余个实训项目群,基本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校内实训项目类型、数量和时间;根据预就业协议和企业专适方向,选择校外生产性或研发性实训项目;三是专业导师团队建设。围绕专业大类,实现学生自主选学,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建设了15个专业导师教学团队、建成1个国家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校优秀教学团队。

    二、满足行业需求,校企联合试行四年制培养

    学校调研发现,我国很多煤炭企业都持续存在矿建类人才短缺和接替断层等严重问题。这些煤炭企业又面临转型升级发展,急需一大批能够面向一线岗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又具有较强创造性施工能力的矿井建设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但由于近些年煤炭类高校纷纷转向,艰苦专业又少有人问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矿井专业人才成了“香饽饽”。针对这样的实际,学校经过深入研究,主动实行“免学费”制度,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选择煤炭行业这个艰苦专业。通过“预就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吸引资金联合培养,为煤炭企业培养急需的矿井建设专业学生。由于融入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复合型的高职毕业生深受煤炭企业欢迎,学生毕业即可上岗,上岗即能胜任基本岗位任务,岗位薪酬自然也比较高。

    但面对新技术、新要求和新问题,三年制矿井建设专业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能力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在企业需求推动、学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两年前,学校与中煤建设集团联合培养矿井建设专业四年制专门人才,“中煤建设学院”应运而生。

    校企双方联合创办的“中煤建设学院”,采取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在学校矿井建设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延长一年学制,实施四年制系统培养。学生前三年学习合格毕业后,颁发专科毕业证书,第四年学习则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学业完成并合格后,校企双方颁发写实性证书,学生到中煤建设集团内工作。根据校企双方约定,中煤建设集团给予矿井建设专业四年制毕业生,薪酬待遇参照本科毕业生标准执行,安家费按照本科毕业生标准发放,初次职称评定享受本科学历。目前“中煤建设学院”已招生两批共50人,首批学员25人,2014年毕业。

    三、立足质量品牌,继续深入探索高职院校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进一步梳理学校发展思路。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核心要素,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学校将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努力找对学校发展方向、找准办学发展定位、明确事业发展目标、细化措施执行路径、突出办学特色,扩大国际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优秀的人才支撑。

    二是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专业是学校的品牌和灵魂。学校将根据社会经济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强化特色优势专业,调整改造不对接产业发展的专业,逐步取消面临淘汰类产业的专业,压缩供过于求的专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将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实际要求进行设计,使课程内容能够及时反映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从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发展的需求出发,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需要、职业基础知识储备需要、职业长远发展需要调整课程设置。

    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特色发展、打造品牌的关键要素。未来几年,学校将着重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重点培养和提升专任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大力度引进或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行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协同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技术研发服务能力。

    四是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学校在国家示范建设中建设的建筑技术馆,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博物馆、技能训练的实训场、技术开发的孵化地”理念,成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场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将总结建筑技术馆建设经验,继续针对行业实际,优化建筑技术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先进文化传播。同时,不断挖掘和弘扬自身特色校园文化,引进工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校园,使多元文化更多地融入到特色校园文化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发展后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方桐清 葛志亮 李建民)

分享到:
立足质量品牌 推动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