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舆情观察

刘铁男被查,网民怎么看

本报记者 李丽 实习生 张辉 中青舆情分析师 俞积 郑怡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4日   03 版)

    5月12日11时,监察部发布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这条短到33字的消息并没有抑制网民讨论的热情,今日,舆论关注点已经从这条消息本身扩展至“刘铁男带来的启示与警示”的讨论,信息量骤增,达到高峰。

    中青舆情监测室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13日14时,主题新闻数已达3210篇,微博平台上,主题微博达1.6万条。

    从刘铁男的个人简历中,可以发现,他是“经济学硕士”,自1983年在国家计委工作后,28年的时间里,基本都是在经济领域内工作。

    不过,“学历造假”也是罗昌平实名举报的内容之一。1996年,刘铁男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任经济参赞,曾对外宣称取得了名古屋市立大学的“修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的硕士学位),但是,罗昌平认为,刘铁男涉嫌用该校“荣誉证书”冒充该校学历。

    如今看来,这与其他内容相比,似乎已成枝节问题。在罗昌平的举报中,刘铁男还涉嫌三项违法违纪的行为:一是与某浙商结成官商同盟,刘铁男之子在后者公司持股并担任董事;二是汇丰银行账号多次收到公司巨额汇款;三是包养情妇,有生活作风问题。

    此时,距离刘铁男掌舵国家能源局不过两年。

    2010年12月,任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的刘铁男兼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在他履新后不久,一家媒体引用“国家发改委人士”的评价说,“刘铁男行事低调,工作务实,不喜张扬。”

    中青舆情监测室以“刘铁男、能源局”为关键词搜索发现,2011年共有1700篇新闻,2012年,这个数字提升至2180篇,其中,2012年12月6日遭“实名举报”之后的报道就有501篇,占23%。

    就在微博爆料的当天,国家能源局快速作出回应,称举报内容纯属污蔑,国家能源局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

    中央党校政法研究室副教授刘素华认为,国家能源局对举报的处置不当。不仅调查核实需要过程,而且,应该出来回应的部门是纪检监察部门或发改委、能源局的纪检部门,而非不具此项职能的新闻办公室。

    刘铁男就此高调进入舆论视野,但与能源政策无关。

    不过,这次举报的发酵主场还是在微博上。甚至,刘铁男还“密集”地现身公开场合:2012年12月17日,与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座谈;2012年12月18日,出席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组织召开的工作座谈会;2013年1月7日,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身份出席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并讲话;1月底,出席发改委一次座谈会,并在1月30日新闻联播相关报道的画面中出现。

    就在同一天,罗昌平的举报也有了回应。他在微博中称,中央有关部门已对其实名举报一事立案调查。

    然而,这还是未获得官方印证的一家之言。

    近4个月之后,虽有实质性进展,但片言只语,不足以“解渴”,网民再次将罗昌平去年的长篇举报内容翻了出来。

    根据罗昌平的说法,他“曾接到刘铁男情妇从日本打来的越洋电话,获得重要的初始信息”。

    中青舆情监测室的抽样数据显示,在此事件中,31.7%网民是在关注“情妇反腐”,但很多网民意见不再是简单的嘲讽,更多的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思。网民“刘少刚123”说,“归根结底,情妇的举报是利益冲突,否则还会举报吗? 如果不加强反腐的制度建设,不把权力关进笼子,不加强政府的监督,贪腐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33.1%的网民更关注实名举报以及制度化反腐问题。

    5月13日,罗昌平在其微信公共账号中发文称,“只是个案突破”。

    事实上,近来不少贪官落马,无不具有“偶发性”,艳照、名表、情妇、房产证、身份证等诸如此类导火索并不鲜见。

    在抽样数据中,15.8%的网民认为实名举报,让官员接受公众监督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网民“樂百事_BEN”认为,刘铁男“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也不会是最大的一个。靠人民监督才是正道。” 

    但是,网民“卓超儿”也表达了靠公众反腐的“隐忧”,“如果捉老虎、拍苍蝇这样的风险活儿,都让民众监督来做,反腐只能永远任重着,道远着。刘铁男落马,远不值得欢呼雀跃,但倘以此推进反腐肃贪的法治进程,则国家幸甚,民众幸甚。”

    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郎佩娟看来,并不对立。

    “网络对官员的监督,并非偶发,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郎佩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公权力要接受公民的监督这种意识逐渐树立起来了,老百姓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反过来,随着官方回应网络监督的案件越来越多,还会不断地去推进公权力的规范运用,提高广大民众的民主监督的意识。

    “整个舆论监督环境是往积极的方向在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看到问题,一些部门有的时候还是害怕,还是回避,还是遮遮掩掩。”

分享到:
青岛一家政女工坠楼身亡 嫌疑人供述矛盾重重
刘铁男被查,网民怎么看
“群众说上,政府才决定上;群众说不上,政府就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