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5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爱要有你才完整

四川:“亲情大讲堂”让父母留下来

本报记者 李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7日   08 版)

    在义和乡念小学一年级的文帝,这个周末没有在村里撒欢,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乡政府的礼堂里,和奶奶听“亲情大讲堂”。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家里需要什么?有的小朋友说要风筝,有的说要汽车,文帝回答,家里要有爸爸妈妈。

    事实上,7岁的文帝没怎么叫过爸爸妈妈。3个月大时,妈妈发现文帝的双胞胎哥哥文皇患有脑瘫后,离家出走。爸爸在文帝3岁的时候外出打工,至今未归。

    田里劳作的人很少,悦园村里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村子里的老房子越来越少,到处可以闻到新鲜的油漆味,听到一起一落的锯木头声。盖新房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儿女外出打工、辛苦忙碌了一年攒下来的收入。

    在这个户籍人口将近3800人的村子里,春节一过,随着外出打工青壮年的离开,就只剩下2400人。

    和奶奶赶了将近10里路来听课,文帝还有点没睡醒。团四川省委开展的“亲情大讲堂”,围绕留守学生亲情缺失、自护教育和权益维护等问题,组织青少年教育专家、志愿者、教师等,对留守学生及父母、其他监护人进行亲子沟通技巧培训,开展亲子互动体验活动。这在眉山市彭山县义和乡,还是头一回。

    课堂上,周围的孩子大多由爷爷或奶奶陪伴来听课,玲玲的父亲、40岁的老郑几乎是这个课堂上最年轻的家长。

    女儿站在凳子上,比老郑高出整整一头。他第一次被女儿用手指着眉心——像极了他着急上火时对女儿的训斥:你必须给我好好读书,不要像你老子一样没出息。这是授课老师设计的亲子互动小游戏,让家长在角色互换中体会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和乡里很多夫妻一样,10年前,老郑把两岁的女儿留给父母看护,和妻子分头外出打工。“感情都在电话里头,半年多能见上一次就算好的。”也和乡里很多夫妻一样,因为长时间两地分居,夫妻俩最终于2009年协议离婚,女儿归老郑抚养。“娃儿基本没有得到母爱,我也不想让孩子失去父爱”,老郑选择回到家乡找了份工作。

    “其实当初应该和她妈妈一起在乡上做做小生意。”提起之前的小规划,老郑脸上泛起难得的笑容,“当时,想在乡上养些土鸡,拿到城里卖,销路应该不错”。

    “我专门拿了个本本,做笔记。”课堂上,老郑听得很认真:“我自己就有问题啊,我不知道跟女儿咋个交流。”

    女儿玲玲今年小学毕业,青春期的女孩子总和同学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回到家里却很安静。“娃儿不太跟我交流,我话也不多,平时就尽量多地拿钱回来给她买东西”。

    听了今天的课,老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不大对头”。他扬了扬手里的笔记本,“老师讲了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够用物质来满足,与孩子沟通最重要。”

    教育孩子读书的时候,老郑总是那么几句:好好学习好好写作业,不要学你爸,没文化。在课上,他听到老师说要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给孩子树立目标,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尽管老郑也还没弄懂,老师说的那个“梦想”在女儿玲玲心中到底是什么,他还是认认真真地把老师的话记在笔记里:给孩子在身边的爱,是最好的。

    宜宾市高县开展“亲情大讲堂”活动有一段时间了,小艳从不缺勤。她还在高县团委的首部原创微电影《守护》中客串了一把女主角。这部时长10分钟的微电影,讲述了两个留守孩子因为缺乏父母关爱走上偷盗、抢劫的道路。片尾,孩子的母亲放弃外出务工,回来守护孩子。

    小艳和老公在女儿出生后不久就合计着外出打工了。把女儿留给公婆,小艳起初也舍不得。“在大城市里小孩上学难、看病贵、工作忙还没法照顾”,一想到带着女儿在身边将要面临的种种问题,小艳犹豫了。“一咬牙,就把女儿留下了,我走了好远还听到女儿在哭”。

    女儿三岁的那年春节,小艳回家过年,女儿胆怯地躲在奶奶身后,好几天了还是不跟妈妈说话。“拿她最喜欢的娃娃哄她,都不正眼看我。”在想着“咋个办嘛”的小艳,无意中上网看到了团县委开展的“亲情大讲堂”开课通知。

    “老人白天种地,孩子被锁在家里,自己从床上跌下来大哭。每天一醒来家里都没有人,开不开门就无助地靠在门背后”。虽然没有看到女儿的生活状态,“亲情大讲堂”老师对于留守儿童生活的描述让小艳找到了原因。“一想到老师说的场景,我心都碎了”。

    长期没有父母在身边,女儿丫丫不大讲话,即使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也难得有笑容。“不讲卫生、任性、话少,感觉女儿浑身毛病。”小艳把老师讲过的案例和女儿的情况仔细对照,“不在她身边,有再多的人关心也比不上父母陪伴”。

    去年秋天,团县委要拍摄关于留守儿童的微电影,小艳报名参加了。影片最后,饰演母亲的小艳抱着剧中的孩子哭着说道,妈妈再也不离开你了。这句话,打动了摄制组所有成员。“大家都说我演得真好”,小艳的“演技”受到了大家的赞扬。“其实我真不是演的,那就是我想跟女儿说的话,一模一样”。

    拍完《守护》,小艳放弃了去福建打工,选择回到女儿身边。小艳准备开春在县城找工作、租房子,把女儿接来同住,接送女儿上学,培养女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醒来教女儿先喝一杯温开水。“我想陪在女儿身边,分享她的成长”。

    “或许自己创业,继续做美发这行”。对于未来,小艳还没有完全想好。“总得好好得有个工作,给女儿做个好榜样”。针对像小艳这样的回乡青年,团宜宾市委联合工会、青联、妇联等群团组织系统,共同在今年的两会中提交“关于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农村留守学生心底里面的心愿始终都是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如果能有效解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问题,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减少留守学生的数量以及留守学生中存在的行为、心理、安全等问题。

    早在几年前,宜宾高县来福镇人胡贵强就选择回乡创业。“以前在外面打工,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我都待过,挑灰匠、装修工我也都干过。”提到自己的外出务工经历,胡贵强有些兴奋。“钱挣得还可以,就是照顾不到家里头”。

    依靠村里的小额贷款扶持,加上自己在外打工积攒下来的收入,胡贵强开了一家苗木公司。自从县里开展“亲情大讲堂”活动,胡贵强不仅像个学生一样按时上课,还把创业理念带入课堂。结合课堂上老师讲的青年回乡创业案例、就业政策等,胡贵强常常自告奋勇地给老师做案例,跟其他家长现身说法。“看看你身边的娃儿,干脆就回乡就业吧,别出去了”。

    胡贵强的花卉种植基地不断扩大,“老婆、孩子、热炕头,周围的人都羡慕”。左邻右舍看到胡贵强这些年没白忙活,有些人就跟着他一起干,自己创业的也多了起来。“去新疆摘棉花的、去广州打工的,都回来了。种花卉钱挣得可能跟外面差不多,但是关键是能照顾家里”。

    现在的胡贵强,一心琢磨着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不光自己挣钱,还能带动当地农户一起种植。”提到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脸上很有光,“政府觉得我这个行业还不错”。

    周淑芳和孙子文帝听完了“亲情大讲堂”的第一课。这是没上过什么学的她,几十年后又一次坐在课堂里。“如果儿子、儿媳也能听听这个课,肯定就不会走了”。

    这次来上课,周淑芳很早就到了。虽然还没有搞清楚老师究竟要讲什么,但听到是“政府”组织的活动,她就来了。

    “政府帮了好多忙哟。”周淑芳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孙子,又要打理土地,靠天吃饭的收入一年到头,勉强糊口。“2009年开始,政府每个月给我92块钱”;“文皇被政府接到温江治脑瘫,花了好多钱,我们自己一分钱都没有拿”;“政府给我送了化肥、种子、农药,去年猕猴桃收成好,多了5000块”;“文帝在学校有人给补课……”

    四年前,徐东曾是周淑芳所在的悦圆村的驻村干部。“房子很破,但是很整洁。衣服很旧,但是很干净。”直到今天,他还记得第一次去周家的情况。徐东为周淑芳申请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周淑芳一家每月的生活费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三年前,根据文皇的情况,县残联帮助周淑芳落实了农村脑瘫儿童康复项目的申请。从进入康复中心的第一天起,这个七岁的留守孩子第一次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期待。“我可能没弟弟走得快,但是我可以用电脑工作,挣了钱给奶奶修房子”。

    一年前,眉山市彭山县“三定两保证,党群一条心”活动启动,全县党员干部每年定点服务困难群众1000户,彭山质监局的联系村为义和乡悦园村。种子、化肥、农药、技术,是专门为周淑芳家“量身打造”的帮扶方式。那每年“多出来”的5000元,正是周淑芳通过这样的帮扶工作种植猕猴桃所得。

    据介绍,到2013年底,“亲情大讲堂”活动将在四川省举办一万场,给100万像周淑芳这样的留守学生监护人“充电”。

    “如果我能见到文帝的父亲,真的希望可以劝他回乡创业就业。”徐东介绍,近年来对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团四川省委、四川银监局下发《关于大力推动小额贷款项目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动小额贷款项目,吸引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就业创业。如果回来创业,文帝的父亲可以享受到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很多人眼中的基层可能就是到县一级,但是我眼中的基层要到乡、镇、村、村民小组”,作为义和乡民政办主任,徐东负责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国家政策如果不落实到每一个村民身上,其实就只是一张纸”。

本报记者 李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5月17日 08 版

四川:“亲情大讲堂”让父母留下来
洋面孔参与首都志愿服务
团情微讯
加价提车,潜规则背后的利益链
陕西两百多万学生受益营养餐工程
教育公平越多 阶层固化越少
C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