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崔贞姬看来,开展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成绩并不矛盾。她用17年的校长经历这样总结,“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有理想和目标,而这样孩子大多会努力学习”。
据了解,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每年招生1000余人,报名的学生达到8000多人,录取比例8∶1;而在成立不到3年的高中部,每年招生500余人,报名人数3000多人,录取比例6∶1。
多位家长和学生说出了对吉大附中趋之若鹜的原因:优秀的老师和特色的实践活动。
1996年,崔贞姬从一名数学教师竞聘上岗为吉大附中校长。新官上任,崔贞姬也点了“三把火”,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是,实行教师淘汰制和开展学生课外实践。这一在当时吉林省尚属首次、国内也不多见的举动,给学校内外带来了不小震动。
曾在日本留学的崔贞姬,很反感“填鸭式”教学法。为优化教师队伍,每学期开学前,吉大附中要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一周的封闭式学习,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前来讲学,丰富教师的综合知识结构。
让教师变得更优秀,工作更舒心的一系列措施,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让任课老师不再是教书匠,更像是个“文化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是崔贞姬眼中的优秀教师。而只有更像“文化人”的教师队伍,才能支持、带领和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实践。
为何要在吉林乃至全国范围内较早地开展中学生课外实践?崔贞姬说,“读无字之书和有字之书同样重要”。崔贞姬提到的“无字之书”便是课外实践,“让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均衡发展”。
在17年的尝试中,吉大附中的课外实践内容从校内到校外,国内到国外,从单一到多元,目前该校为入校新生设计了3年的系列课外实践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
首先,为刚入校的初一和高一新生举办“青年军官学校”,让学生在部队接受封闭军训,培养其团队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初二和高二年级则开展“体验农村生活”活动,来自城乡的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让学生学会珍惜,培养其同情心和责任心。初三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在参加“北京社会实践”,游名胜古迹的同时,走进全国知名大学,以此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其树立理想和目标。
“这些实践活动都是由各学科老师配合,占用正常课时开展,每次活动时间普遍在一周到十天左右”,在崔贞姬看来,虽然占用了很多课时,但活动对学生性格和品质的培养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吉大附中还要求学生在每个寒暑假要参加满56个小时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去公交车、敬老院、幼儿园和工厂等场所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
以上必修的社会实践内容会纳入到对学生的期末综合考评中,完成欠佳的,直接影响“三好学生”的评选。并且,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对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和引导更多学生重视“无字之书”。
在必修的课外实践内容外,吉大附中还为学生设计了选修内容。在校内,学校成立了足球、排球、篮球、田径、体操和棋类等俱乐部,有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在校外,每个寒暑假,学校会组织集体性的革命老区之行、国外之行和去农村学校送课等社会实践,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在吉大附中高中部建立之初,崔贞姬便实施了“双导师”。这意味着每名高中部学生同时拥有一名大学和高中老师做自己的导师,为其提供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向导和学术前导。
依托吉林大学的教育资源,聘请在教学领域和学科研究有成果的优秀教师做高中生的导师。“双导师”制实行后,高中生可在完成自身课业后,在大学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近两年,吉大附中多位高中生的科研论文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重要奖项。
“课外体验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有体验,才会有思考和感悟,认识和创新,进而会形成目标和信念”。面对每年都有的高升学率的挑战,崔贞姬说,培养综合能力强并努力学习的学生,是学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