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横行不止,最大“法宝”就是其欺骗性和迷惑性。工商总局日前披露了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监测发现的部分典型案例,揭下这些虚假违法广告的“画皮”,有助于消费者识别骗局、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夸大产品功效——“人活百岁不生病”
人活百岁不生病,也许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将其作为一则医药广告的宣传语就太不靠谱了。
4月2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保健时报上赫然刊登着以“人活百岁不生病”为大标题的广告,后面的文章还说,靖仁堂阿尔法亚麻酸胶囊“一粒胶囊多种功能,快治13类慢性病,多活30年”。这岂不成仙丹了!
又如:搜狐网等提供链接的万力可广告竟然宣称“全球每年超过14亿男人使用”,六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4月26日拨云复光散广告号称“滴舌头治眼病,一副药见光明”,新参考文摘4月26日桂圆琼玉颗粒广告称“白发变黑,最多3副药”。
工商部门广告监测发现,夸大产品功效是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主要表现形式,往往严重误导消费者,特别是一些医药专业媒体的介入更是强化了这种误导效应。
含有不科学断言——“全面战胜糖尿病”
随着医学不断进步,人类确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疾病,但仍然有不少疑难杂症未能攻克。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但4月30日京华时报的天泰降糖舒片广告就宣称“全面战胜糖尿病6大难题”“降糖速度和平稳度,超过常用的多种西药,总有效率高”。工商部门指出,这则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擅自发布的广告,含有多处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
像这样的广告还有:山东教育电视台4月26日多哈多生物电脉冲医疗器械广告宣称“解决了心脑重症后遗症恢复慢,彻底治愈率低的难题”,清华医学院附属男科医院前列腺康复中心网站宣称前列安通胶囊是“第一个彻底根治前列腺疾病的产品”。
这些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摸准了患者急于治病的心理,针对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或疑难杂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白癜风、过敏性鼻炎、乙型肝炎、偏瘫等,承诺疗效,保证治愈,其实开出的都是“空头支票”。
打着“权威”旗号——“中国工商管理局特批”
国家规定,医药广告不能假借国家机关名义,不能利用医生或患者的形象做证明,但仍有不少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打着“权威”旗号蒙骗消费者。
4月25日保定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播出的参鹿扶正胶囊药品广告就宣称“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工商管理局特批全国5万名患者开展药品验证活动”,在广告播出过程中又有多名“热心听众”打入电话以患者名义叙述用药后的效果。
又如: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4月25日发布的中糖益康胶囊广告宣称“六个中科院院士联合攻关”,大同广播电台综艺广播4月25日发布的冠通片广告宣称该药“被指定为惠民工程补贴专用药”。
像这类拿国家机关说事,拿所谓专家、患者作秀,以现身说法方式博得患者信任的医药广告,往往不可信。
硬把食品说成药品——“吃冬虫夏草,十种病好得快”
保健食品不是药。为此,国家明文规定,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食品广告也不能宣传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冬虫夏草就是一种保健食品,但北京广播电视报4月25日刊登的藏达牌冬虫夏草胶囊广告却大肆宣传其治疗作用,声称“吃冬虫夏草十种病好得快”,这十种病有失眠、有咳喘,有肾虚、有肝病,有肿瘤、有糖尿病,甚至还有妇科病。
目前,像这样的保健品广告并不少见,如凤凰网等网站提供链接的青钱柳降糖神茶广告就宣称“轻松终结糖尿病”,银荷胶囊广告宣称“彻底治愈高血压”,萃能蓝荷大肚子减肥茶广告宣称“30天远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虚假违法广告“以食代药”蒙骗患者,不仅不能治好病,而且会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谓害人不浅。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