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管理时评

央企垄断再起争议

董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6月03日   10 版)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许保利近日著文称,有垄断业务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就是垄断企业,“仅以是否有垄断业务为判断标准来定义垄断企业,会导致一些企业承担着舆论上不应给予的看法”。他还不无深意地指出,不断批评央企垄断者其实都是有利益诉求的——消费者想物美价廉,投资者则想分一杯羹,因此,对央企垄断的讨论应“摒弃掺杂部分人的利益诉求”。

    此论一出,有评论立刻就反驳道:“拥有多元化的业务就能够否认央企垄断的事实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照此逻辑,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如果开个小卖部,就不用被政府肢解了吧。”还有评论认为:“文章通篇都站在央企的立场上,一味为之辩护,甚至达到了漠视常识的地步,却要求他人‘摒弃掺杂部分人的利益诉求’,不是很可笑么?!”

    这是关于央企垄断讨论的最新声音。之前,关于央企垄断的指责和反驳从未停止。

    其实,多数消费者根本不关心市场上供给者到底是一个(垄断)、多个(寡头垄断)还是无数个(完全竞争),更不会对国营、私企(企业性质)表现出特别的偏好,他们关心的是供给者的产品是否物美价廉、公道称心;当感到不满意时,他们是否有恰当的方式体现“消费的力量”——强迫供给者改进或用脚投票。这正是市场经济供需制衡的核心。

    人们为什么会对央企垄断的话题如此感兴趣,难道他们真的是如某些央企领导所言,被“西方经济学洗了脑”或者被“不良媒体蛊惑了”么?答案是否定的。人们之所以跟“两桶油”过不去,绝不是“两桶油”有悖于他们的经济学理论观念,而是它们的产品和服务不能令人满意,且除了接受别无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发改委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接入时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的原因。尽管很多人根本不懂SP是什么东西,但是他们却深为“宽带不宽、价格挺贵、挑无可挑”所苦。当有机会——甚至这个机会有些文不对题——表达不满时,人们自是不能轻易放过。

    这种关于垄断的争论正如一家媒体所言,它看似是一场和普通人无关的“神仙战”,其实跟千万消费者的利益隔不开。

    如果央企不能读懂这一点,就永远无法理解为何总陷入“舆情流沙河”中,也难以作出正确应对选择。事实上,它们也的确常常表错态。难怪人们会在起初不满意的基础上,更感到一种“垄断的傲慢”。

    对于潜在供给者——“一些投资人”——来说,他们在意市场的准入情况。当比较了市场的供需状况、衡量了自身的成本收益之后,发现除了“出身”之外,他们可以做得和现在的供给者一样好,甚至做得更好,那么,他们当然要大声呼吁破除门槛,要求一个平等的机会。

    对此,《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早已有回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也重申了:抓紧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尽管现实还有些骨感,“玻璃门”“天花板”时时可见,但是至少法律原则上已不是问题。

    这种回应基于如下认识:公平竞争将产生最经济的资源配置,最低的价格,最高的质量和最大的物质进步。唯有竞争精神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真正动力。

    许保利有一个建议却值得重视:将中央企业的垄断业务经营业绩和竞争业务经营业绩分列开来。年终,分别说明垄断业务的资产、营业收入、成本、利润、员工等情况以及竞争业务的资产、营业收入、成本、利润、员工等情况。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来自垄断,还是市场竞争。

    人们现在对央企的批评和央企的很多委屈其实都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人们并不知道央企的经营好与坏到底和央企的领导、员工的智慧与努力有多大关系。到目前为止,央企的效率到底是高是低,没有谁可以给出一个清晰、确定、可信的结果。如果能搞清楚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一大进步。

分享到:
国企仍是“走出去”的主力军
央企垄断再起争议
企业家多数感觉比较幸福
丁睿:从技术人才到项目管理人才
一周观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