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难把李福娟那个大大的招牌式笑脸和她悲情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这个曾出现在山东潍坊老百姓视野里的独臂女孩,如今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
山东诸城的一家敬老院里,一群老人看着一个只有一条手臂的女大学生扫垃圾、叠被子,给老人端茶送水。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哆哆嗦嗦地冒出一句话:“这姑娘,挺能干。”忙碌的李福娟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脸,转身继续干活。她用右侧肩膀和有力的下巴配合左臂,给老人叠被子。这是山东潍坊学院北海国际学院商务英语班学生李福娟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此后,她还去过儿童福利院,到大街上打扫公共卫生等。
只有不多的几个人,能大致说清楚这个满面堆笑的女孩不为人知的悲情故事。从出生那天起,这个女孩的人生就注定要划出一道与众不同的轨迹。出生时,她被亲生父母送到诸城农村一户有钱人家;5岁那年,养母看管不慎,小女孩跑上大街,出了车祸,失去一条右臂;6岁那年,养母出车祸,不治身亡;小学二年级,她有了后妈;初一那年,养父罹患癌症去世,留下她一个人。
这一年,她还在养父的病榻前,获悉自己是被抱养的事实;还是这一年,后母带着养父留下的遗产弃她而去,从小对自己很好的“哥哥”也因“没有血缘关系”抛弃了她。
初中校长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学校养着她,为她提供免费食宿,免除她全部学费。但这并没能阻止女孩的成绩下滑,她从班里前5名跌至十几名,再到二十几名。整整一年,她以泪洗面。
一年后,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考上高中,她又遇到了“贵人”。高中校长鼓励她开办学生社团,她想到了志愿服务。她的爱心社团,招揽了800余名学生会员,她当上了会长,用一条胳膊组织同学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她开始尝试从每月300元的助学金中“挤”出钱来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她尝试与同学、老师多交流,每天尽可能比前一天多说一句话。
很多个人和企业为她捐款,要帮助她,她却拒绝了,“我钱够花了。”与接收帮助相比,她更能从帮助他人中找到乐趣。
助人的过程,让她找到了自信。
一次去福利院做志愿者,李福娟在一个孤儿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次用一条左臂,配合右肩膀,把孩子抱了起来,“他就是要人抱,不抱就哭。”
抱着孩子,她脑海里志愿服务的理念开始同步“更新”:“帮助他人不是帮他们干点活儿,关爱他们,给他们心灵上的慰藉才是真正的帮助。”
这个独臂女孩决定,毕业后就报名去支教。
微寄语
帮助他人不是帮他们干点活儿,关爱他们,给他们心灵上的慰藉才是真正的帮助。
本报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