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万,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总数再创新高,这个庞大而沉重的数字,让不少网友把今年夏天称为“最难就业季”。
面对这种情况,广东团组织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探索集培训、见习、赛事、孵化于一体的实践路径,切实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
网上培训开启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用青春和知识为农村服务”是广州增城市大学生村官江帆的梦想。
江帆所在的五星村,村民大多从事蜜蜂养殖,但碍于销售渠道不畅,蜂蜜销量一直不高,蜂农收入十分微薄。
2011年,眼见蜂蜜产量又创新高但蜂蜜滞销,江帆灵机一动——开网店卖蜂蜜。
为得到更专业的指导,使网店的经营可持续,2012年年底,江帆参加了团广东省委牵头的“百万农民学电脑”培训服务,系统学习了店铺设计、产品包装、网络安全等电子商务知识,这让他的“甜蜜事业”如鱼得水。
在江帆的带动下,附近的年轻蜂农也纷纷报名参加电脑培训,开始经营自己的“农家网店”。说到网上卖蜂蜜的好,蜂农刘阿姨笑得合不拢嘴:“一天能卖几十斤,最多那一天,我舀蜂蜜舀到手都软了!”
今年,团广东省委在“百万农民学电脑”培训服务的基础上,启动了广东农村青年“十百千万”网商培养工程,将重点扶持10家知名度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村青年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培育100家发展潜力强、高成长性农村青年电子商务企业,培训1000名农村青年网商开办“农家网店”,带动万名农村青年网络致富。
信访实习体验“脚踏实地”
如果不是去信访局实习,大学生成金可能没什么机会看到“社会底层群众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要”。
去年暑假举行的广东省大学生信访实习项目,来自暨南大学的成金作为84位广东“青马工程”的学员代表之一,在珠海市信访局度过了“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一个月。
走进一线接访群众,接听群众来电,开展法律宣传……这些直面群众的工作给他上了“无情的一课”。面对来访群众哑口无言,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手忙脚乱,成金深刻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必须具备严谨作风,做好工作必须要有群众情怀。真正的工作锻炼,是要深入社会接地气,沉下身子听民情,在创新与服务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与水平。”“当真正把脚踏在实地上时才发现,有太多的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包括在社会上立足的最基本技能。”成金表示,这次实习把他从不切实际的想象中拉了出来,回归现实。
广东省大学生信访实习项目始于2011年,当年12名学员共受理网上信访案848件,审核待办结案131件。去年,包括成金在内的84名学员共接访5520批21920人次,处理网上信件1680件,办理群众来信1120封,编写4期《工作简报》,撰写100多篇体会文章。
今年,团广东省委计划开展“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实习见习就业服务行动,进一步扩展假期实习的范围,开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组织在校大学生走进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第一桶金”为梦想护航
“产品就像千里马,关键要有伯乐。我们是学生,对市场情况不甚熟悉,把握能力也有限。就目前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渠道和平台。”
由华南理工大学三个大男生创立的牛犊工作室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酷毙灯”,出现在团广东省委主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
手一挥,灯亮了;再一挥,亮度加大;又一挥,灯灭了。这款号称“国内首款手势识别智能台灯”的产品迅速引来现场观众的围观,当中不乏竞赛评委、媒体记者和风投机构代表。
风投的出现是今年广东“挑战杯”的创新,意味着高校科研作品与市场实际需求的真正接轨,也意味着“千里马与伯乐的相互找到”。最终,“酷毙灯”获得了“挑战杯”的一等奖,更重要的是,牛犊工作室接到了灯具厂商的初步合作意向书,“第一桶金”指日可待。
牛犊工作室总监黄俊礼介绍说,团队现有7名核心成员,还有18名同学将加入。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他还打算整合广州“创客”(创新制造者)的力量,组建“创客空间”,为更多“创客”提供将创意付诸实践的平台。
除了“挑战杯”、“梦想沃之星”等实战竞赛平台外,团广东省委还推出了“创业圆梦快线”广东青年连锁创业扶持项目、“中国好梦想”青年创业大奖赛等品牌,目的都是为有志于创业的青年打造集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力求把服务青年的工作做到实处,为创业青年的梦想之舟保驾护航。
团广东省委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微博、微信及时发布青年就业创业信息,了解青年就业创业需求,鼓励青年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展开梦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