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还是汶川大地震、芦山地震袭来时,装备高空遥感飞机的海军司令部某飞行团“奖状”中队总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多年来,这个中队在抢险救灾、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质找矿、国际科研合作等任务中立下了卓越功勋,开创了数十项国际、国内第一。
“奖状”中队组建于1986年,当时国家机关和中国科学院从国外引进两架“奖状”高空遥感飞机,交由海军某飞行团代管飞行。
中队任务很多,无论遥感探测、地质勘察,还是抢险救灾、环境监测,总离不开他们。中队则把任务当成了磨刀石,“每次重大任务,都是锤炼我们飞行本领的好机会。”机长李俊杰说。
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奖状”机组受命从四川绵阳机场紧急飞赴灾区上空。
执行第二次遥感航拍任务时,灾区天气突变,“奖状”号翼下阴云翻滚,很难找寻地面目标。机长张凯果断将高度由常规的8100米降到6900米。飞机穿云破雾,张凯稳稳地把住驾驶杆,尽量使飞机保持平稳。
当天,“奖状”机组共获取483GB的遥感探测数据,为中央首长决策指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
执行这样急难险重的任务,对中队官兵来说已经习以为常。2008年5月13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第二天,中队受命前往灾区执行遥感拍摄任务。
不料在飞行准备阶段发现2号机自动驾驶仪故障,一时无法排除。机长王振海火急火燎地找到团领导说:“排不了故,我们就抱杆飞!”
“抱杆飞”需要飞行员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体力和精力。两个机组按计划飞向汶川。他们成功获取到最真实、最准确的数据和图片,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挥抗震救灾立了大功。
执行类似重大任务,不仅与艰苦相伴,还要与风险同行。
2010年9月8日,中队一架飞机执行观测任务返航途中,左发动机突发滑油渗漏。危急关头,机长张凯冷静按特情处置预案迅速启动左发动机保护性关车程序,历经30分钟,实现了飞机单发安全着陆。
此前,飞机完成探测任务返航至西安上空时,一台发动机突然停车。机长石仲新果断改航,利用机上盲降设备,将飞机成功迫降在大雾弥漫的咸阳机场。
“多年来,‘奖状’中队之所以能实现飞行和安全双赢,不仅靠过硬的技术,而且靠冷静的头脑和过人的智慧!”团长吕义思深有感触地说。
1987年年底,国家赋予中队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配合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协助专家组对珠峰及其周边地区气象、环境进行实地遥感探测。
为获取有效数据,中队石仲新机组决定采取跨越峰顶的“刀切面”方式进行探测。
珠峰周围高峰林立,气候恶劣,是世界航空界公认的“飞行禁区”。第一次执行探测任务,当飞机爬坡时,穿山风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裹着积雪、冰块呼啸而来,涡流使飞机剧烈颠簸。飞机穿行在山间,稍有不慎就可能撞上山峰。
石仲新机组冒着生命危险,紧贴珠峰盘旋飞行20余次,航拍图片资料上万幅,为人类科学考察珠峰立下汗马功劳,这次飞行被国际新闻界誉为“珠穆朗玛第一飞”。
此后,“奖状”中队又勇闯沙漠禁区,创造了新的奇迹。
塔克拉玛干沙漠又称“死亡之海”,为了给祖国寻找“宝藏”,在无备降机场、无指挥塔台、无飞行资料的条件下,中队机组人员先后11次飞向沙漠深处,传回了一组组宝贵数据和图片,为开发塔里木石油天然气资源、修建塔中公路做出了贡献。
到东北地区进行砂金矿遥感探测和原始林区调查任务,也是中队需要突破的禁区。原始林区气候特殊,终年云罩不散,官兵们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11次飞往东北,完成了3项国家攻关任务、10余项遥感任务,发现多处重要矿藏。
多年来,中队机组成员养成了两个雷打不动的好习惯:一个是对天气预报格外关注,没有飞行任务也是如此,另一个是高度关注国内哪些地方又发生了重大灾害。
芦山“4·20”地震发生时,张凯机组正在四川绵阳机场准备飞行,执行汶川地震五周年灾后重建航测任务。上午8时02分,大地突然一阵颤抖。“不好,地震了!”张凯机组立即投入各项应急准备。
8时30分,该团接到海军命令,要求张凯机组火速赶往震区,执行遥感航拍任务。各种观测仪器迅速装机完毕,两名中科院科研人员与5名机组人员一同登机。地震发生还不到两小时,遥感飞机就起飞了。
这些年来,中队7次进藏、20余次进疆,飞越28个省区市,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
团政委王守彬自豪地说:“历经无数次重大突发任务的摔打,战备素养和敬业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队官兵的血脉,他们无愧于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
周明 张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