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内电影票房的不断创下新高相比,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编制的《银皮书:2012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近日在京发布。该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在过去一年呈现传播效果提升、票房收益下降的状况。
“2012年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乏善可陈,令人担忧。”《银皮书:2012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说,2012年全年仅有75部影片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仅为10.63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海外营销的20.24亿元大幅度滑坡,海外票房收入减少了48%。
黄会林说,2012年是我国电影产业改革发展的第10年,中国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令人欣喜,但在这欣喜的背后,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与国内电影市场对引进影片的接受状况严重不平衡,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国际影响力相比,还很不相称。
在国内大火、票房超过12亿元的《泰囧》在北美市场却遇“囧”,收入不到6万美元。专家分析,作为一部公路喜剧类型片,《泰囧》借鉴了好莱坞大量成功的同类电影的创作手法,在笑料包袱上融合当下流行的话题,满足了国内观众的心理期待。但在情节设计上,对国外类型片模仿、借鉴有余,发展和创新不足,没有找到本土性与全球性的最佳契合点,另一方面,中国式幽默在跨文化交流中无法引起海外观众的共鸣。
2012年,海外票房收入表现较好的电影有《一九四二》、《十二生肖》、《消失的子弹》等,但票房无一过亿元,与2009年《赤壁》、2010年《功夫梦》超过10亿元的海外票房相去甚远。
在国产电影票房不断飘红的背景下,为何海外票房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国产电影“走出去”愈加艰难?对于众多复杂的原因,报告认为,中国电影在创作中的“三薄三厚”现象与在国际传播中的“三多三少”问题,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与传播的关键所在。
“生产的影片数量多,实现出口的少;参加公益性对外交流的影片多,实现商业性海外销售的少;国产片在海外艺术院线发行和华语电影频道播出的多,进入外国商业院线和主流电视频道的少。”黄会林分析说,除了在国际传播中的“三多三少”问题,在创作方面,中国电影创作的主体性以及艺术的创新力,已经被一种“吸金”的思维定势所代替,黄会林概括为“薄了创作厚了制作”、“薄了艺术厚了技术”、“薄了人文情怀厚了商业利益”三个方面。她说,相较于过去,中国电影创作既不缺钱,也不缺技术和设备,很多硬件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电影现在最缺的是创意和人才等“软件”。
调查数据显示,海外观众并非对中国故事不感兴趣,有接近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故事逻辑混乱、难以理解,编剧和翻译水平有待改进。
黄会林表示,调研发现,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存在严重缺陷,已经成为外国观众接受的极大障碍,深深影响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理解与认知,这个重要的信息也从对中外电影都非常精通的外国电影专家那里得到了普遍的印证,有超过半数的外国电影资料馆馆长或负责人在访谈中提到了中国电影字幕的翻译问题。一方面,他们接触到的很多中国电影没有英文字幕,电影的故事和影像虽然都不错,但是完全不知道剧中人在说什么;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翻译过来的外文种类很少,一些对英文不能完全掌握的国家的观众观看有困难;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现有的字幕翻译水平很差,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观看效果。
据了解,《银皮书:2012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在分析票房等数据的基础上,还以外国观众为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涉及107个国家,英语、法语、德语等40种语言的电影受众,共回收有效问卷1117份,受访者主要是各国年轻人以及电影业内人士。
报告发现,虽然票房数目不佳,但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观看数量和接受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中一项关于中国电影“关键词”的调查显示,动作片、功夫片、动画片依次是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主打类型与最受欢迎品种,占到海外票房收入的七成以上。此外,中国电影行业中的多家民营企业,开启了与国际著名电影公司的合作模式,为未来电影“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调查还显示,此次上榜的中国电影既有《英雄》、《南京!南京!》等商业大片,也有《人在囧途》、《失恋33天》等中小成本影片,有些外国观众还观看了《暖》、《活着》等文艺片。黄会林表示,虽然中国电影总体影响力有限,但在缓慢提高。与2011年相比,对中国电影不感兴趣的受访者比例由19%降至9%,说明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在增加,对中国电影的了解不再局限于几个武打明星或功夫片,他们对中国电影的了解在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