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吴牧天遭遇绑架后机智逃脱的事,让很多朋友对他刮目相看。
那是他上中学时的一天。他去商店买完东西往回赶,碰到一个人向他询问有关他们学校的情况。他没有防备,一边回答一边走。到了人少的地方,那人竟突然用凶器抵在他腰部,要求吴牧天跟着他走。这是牧天从来不曾想到的情况。首先是恐惧,接着是后悔——没有听父母和老师关于注意安全的话,再后就是期望——哪怕有一个熟人在身边就好了。但是,这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我讲过的一句话:“要管好事情,先管好心情。”于是赶紧冷静下来,思考该如何处理。
他很快得出结论:摆在面前有几种选择:要么乖乖跟他走,要么硬拼,要么直接呼叫救命。但是,他发现上述的每种做法都有不良后果,于是他一边应付那人,一边想办法。
当经过一个饭馆时,他找到了机会:一个服务员正端着一盆菜经过,于是他趁着绑架者没有注意,猛地跑过去,把菜一巴掌打到地上,之后还把桌上的一叠碗碟打翻。一瞬间,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这一来,绑架者见势不妙只好逃掉了。
越早学会自我管理,越能享受成长甜蜜
不妨设想一下:当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处理?你是否也能想到这种既不受到伤害,又能成功逃脱的方法?其实,这与其说是一个关于安全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人需要单独面对,独自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越来越多。独立才能自主!
牧天能这样做,在相当程度上来自我们对他经常强调的一个理念:
“别人也许可以为你提供天空,但是提供不了你腾飞的翅膀;别人也许可以为你提供道路,但无法提供你奔跑的双腿。你得学会自我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在人们的印象中,自我管理好像是走上职场以后的事。但我想告诉大家,孩子“越早学会自我管理,越能享受成长的甜蜜”。最近,在美国普渡大学读书的吴牧天出版了他所著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了他从憎恨被管理到爱上自我管理的历程及感悟。该书上市第二个月就荣登全国优秀畅销图书排行榜总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世界读书日重点报道。
作为吴牧天的父亲,我想跟大家谈谈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学会自我管理的心得。
第一时间面对,第一时间成长
牧天刚出生时,我们和许多年轻父母一样,也期望他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不仅为他取的名字格外自由和浪漫,在生活中更是尽可能惯着他。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却是他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无法无天。比如我们出差了,他在三伏天可以5天不洗澡。有一个暑假他回农村老家玩疯了,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两天,竟然还有90%的作业没做完。他甚至打架打得全班同学不敢靠近他……
事实使我们意识到,“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未必是社会的宝贝。”于是我们开始培养他自觉与负责的精神。其中一个绝招,就是在牧天小学3年级时,让他进了一个军事夏令营。
开始牧天对夏令营充满向往,但进去之后,发现要经受如此严酷的训练,就想尽一切办法逃跑。但这是封闭式训练,逃了10多次没有逃掉,他只好面对。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当他真正下决心接受训练时,他发现:第一,军训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痛苦;第二,真正向自己挑战了,还能感到有了某些成就感。于是他坚持下来。从夏令营回来后,整个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勇于承担并主动关心他人。当我们问他这次训练有什么收获时,他说悟出了这样的道理:
“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老在躲避。”
“假如能第一时间去面对,第一时间就能成长。”
这样的体验与感悟,给了他后来不断成长的力量。如在高三时他作为优秀学生被选到美国的中学交流,遇到一个对他特别挑剔的地区代表。每次接她的电话,他就紧张得巴不得立即挂电话,但后来想起“第一时间面对”的价值,于是立即回转身去把问题解决,通过主动去关心地区代表,大大改善了与她的关系。那个他原来最怕的人,反倒成了在美国对他帮助最大的人之一。
这样的感悟,对青少年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当今孩子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喜欢的事情就做,不喜欢的就想办法躲避。但是,躲避困难就是躲避成长,躲避该承担的责任,更是阻碍和扼杀了自己的成长。
“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今年“六一”节,北京电视台播放了一期我们如何教育吴牧天的节目,著名的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作为特邀嘉宾,讲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不必过多灌输,让他记得住,用得上才是关键。”我认为她讲得非常好。当然,回想我们教育牧天,也有失灵甚至导致他反感的时候,如何避免这一问题,我觉得还要加三个字:“听得进。”
我在北京工作,牧天和妈妈在长沙生活,暑假一般他到北京和我在一起。有一次,已经为他买好了几天后回长沙的机票。得知我同学的一对双胞胎女儿都考上了大学,我决定给她们上三场课,分别讲述如何学习、生活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女孩和她们的父母都很高兴,十分期待。回到家,我把这一消息告诉牧天并对他说:“我也难得有机会系统地讲述这些,把你的飞机票退掉,和两位姐姐一起听课吧!”我认为他会和她们一样兴高采烈,没料到他只是应付着点点头,然后就到另一房间去了。我当时觉得真是热脸贴在冷屁股上,正纠结呢,没过多久,就接到他妈妈转来一条他发的短消息。他严正抗议:“要改机票也不征求我的意见,不想想这一来,我和同学订好的计划全乱了,叫我以后怎么做人?以后再这样不征求我意见就作决定,我就要像《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一样,离家出走了!”
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向他作了检讨,并征求他的意见,将同学相聚的时间调整,最后他既没有让自己同学生气,又很高兴地在北京和姐姐们一起学习了3天。
经过这件事,我认真反思:很多时候,许多家长不正是因为没有尊重孩子的需求与感受,直接将意志强加给孩子,才导致孩子讨厌甚至对抗吗?道理再好,要对孩子有作用,前提是要让孩子听得进!为此,就要端正态度,与孩子平等对话,并学会“换位思考,换心感受”,和孩子积极沟通。如果孩子听得进你的话,要影响他就容易多了。
有金山银山,不如有个自觉好习惯
牧天在出国之前,正好过17岁生日,我说要送他一个最好的礼物。但他左看右看也没发现礼物,我微微一笑:“送金山送银山不如送个好习惯。”接着我就告诉他:海尔集团有个“员工每日4问”的自我管理方法,你也可以借鉴,每天写一篇自我管理的日记,问清“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我最大的反思是什么”等5个方面问题,也许你更能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没想到,吴牧天说干就干,而且从不间断。去年暑假回来,我要他把所有的日记放到一个文档里,仔细一检查字数,吓了一大跳。一年时间他竟然写了30万字的自我管理日记,这已经是3本书的篇幅啊。讲句实话,如果早知道他会写这么多字,说不定我也不敢要他这样干。要知道,这是高考的一年,写自我管理日记,难道不会大大影响学习吗?但他不仅没有耽误学习,反倒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重点大学、被称为“美国航空航天之母”的普渡大学,并且在高三时就提前把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学完了。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奇迹呢?牧天的总结,也许给了最好的回答:“中国人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学习就是砍柴,每天写作自我管理的日记,等于磨刀。我天天进行自我管理的实践,学习效率怎么能不提高呢?”
牧天在30万字自我管理日记的基础上,写出并出版了《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在书中他深有感触地总结:“先是我们养成了习惯,然后习惯养成了我们”,“没有点点滴滴,哪来轰轰烈烈。”他以实践告诉大家:自我管理并不是大人的专利,也不像想象中那样难,学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养成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产生连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成效。
“不要别人逼,我就能做好。”这已经成了牧天在许多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的确,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拥有金山银山,不如有个自觉的好习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