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梦
6月13日,高考后的第三天,一位特殊的考生敲开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陈锐敏主任的门。这是他近段时间第四次登门造访,也是他的第三次寻梦之行。
这位考生名叫郑春枫,出生于1959年10月,年近54岁,来自千里之外的江西省广丰县横山镇东山村。已逾知天命之年的郑春枫,为什么对中山火炬职院有如此深的情结?为什么不安天命连续4次造访?原来,郑先生在中山火炬开发区打拼多年,历经风雨磨砺,深感缺少知识和技术,很难成就一番事业。考虑再三之后,他决定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经过考察和咨询,他觉得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健康医药产业比较发达,是自己今后理想的从业选择,因而瞄准了中山火炬职院生物医药系的精细化工专业,希望学成后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自己编织一个自主创业梦。
据悉,在经历前两次的失利之后,郑先生今年仍坚持回到江西参加高考,分数超过了江西省专科录取线。为帮助郑先生圆梦,中山火炬职院招生部门也主动为郑先生填报高考志愿提供指导。虽然远隔千里,但郑春枫的大学梦、创业梦已越来越近。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持续深入,高职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一大批有志向、求上进的从业人员自觉选择高职院校来提升学历、提高技能。世界残奥会自行车赛冠军梁贵华、全国钢铁行业劳动模范吴建摈,都是通过中山火炬职院圆了自己的大专梦、本科梦,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地处中山高新区腹地,被七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000多家企业包围。经过9年的艰苦创业,学院已跻身于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行列,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已为超过两万名学子(含继续教育)圆了大学梦、就业梦和创业梦。
突围织梦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青睐,能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认同,得益于学院为中国高职教育贡献了“中山火炬模式”和“335”人才培养组合机制,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案例。这些贡献主要取决于学院敢于先行先试,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系列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瓶颈的成功破题与突围。
首先,如何有效破解“本科压缩饼干”模式的难题,实现回归高职教育本位的突围。创建之时,由于当时全国的高职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第一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刚刚启动,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不多,再加上与湖南工业大学联办,无论在管理模式、办学理念、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育人观念方面,都较大程度上受“本科压缩饼干”模式的影响。要破除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维定势,确立适合推进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更加严格,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呼唤“高等职业教育本位”的回归,高职教育必须依据地方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与发展规划,培养生产和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各类高端技能型人才。
其次,如何及时破解将园区产业优势转化为职业教育资源的难题,实现构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职教体系的突围。近10年来,中山高新区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对学院而言,这既是潜在的优质办学资源,又是客观存在的人才培养压力。如何将产业集聚优势为学院所用,及时培养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并建立起与产业发展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学院必须解决的、同时又属于职业教育本身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紧密配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加速自身的转型升级,其主要路径就是深化改革。
第三,如何真正破解校企合作的“两张皮”的难题,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突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在推进校企合作,但所坚持的合作理念不同,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不同,其合作成效也有质的区别。建院之初,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开展校企合作,曾与区内外的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大多是流于形式上的合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国家层面没有校企合作法,企业和学院的权益均得不到保障;其次,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学院以公益为旨归,校企在价值取向上差异大;第三,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没达到让企业离不开的程度。所以,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进校企合作,从而有效克服“两张皮”现象,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山火炬职院,针对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以及学院具体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抓住“体制机制”这个影响全局的“牛鼻子”,重点从治理架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破题突围,逐步实现了学院发展方式的4个转变,初步构建了紧密型的合作办学体制和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成功编织了“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梦想。
第一,建立董事会治理架构,逐步变一元主体为三元主体,强化了办学的市场导向性。中山高新区通过建设七大工业园区和组建七大区属总(集团)公司,对产业进行归类聚集,实施公司化管理,形成“一公司、一园区、一产业(群、基地)”的发展格局。学院依托工业园区,成立由区管委会、区属七大总(集团)公司、学院三方组成的董事会,形成“三元办学主体”,共同确定学院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等重大事项,强化了办学的市场导向性。通过“学院对接总公司、教学系(部)对接工业园区、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基地)”与市场紧密联系,根据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根据企业技术进步适时优化课程内容,从宏观上引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融入园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第二,推行“335”人才培养组合机制,逐步变单一模式为多元模式,强化了育人过程的实战性。校企协同推进教学管理和组织形式创新,推行“335”人才培养组合机制,实现“多学期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工学有序交替。一是将学生的3年学习时间划分为“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岗位实习”3个时段,每个时段累计1年。二是要求学生获取毕业证、技能证、素质拓展证3种证书。三是将学生的岗位实习切割为“岗前实习教育、技能考证岗位实习、适应性岗位实习、生产性岗位实习、就业性岗位实习”5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任务、有监控、有考核。学院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任务组织教学,企业根据学院教学需要安排实训,教学过程逐步生产化,生产过程也融入了更多的教学元素。
第三,推行股份合作机制,逐步变财政投入为企业参股,创新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推进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学院不断深化与董事会成员单位的合作,并以股份制的方式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校区(中心),创造了“多形式参股”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一是国有企业以物业和场地入股共建。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以200亩的工业用地、超过12万平方米的物业与学院合作,联合共建第一生产性实训校区。学院投入启动资金和管理,双方通过招商选资共同引进与学院专业对口的企业,建设融“生产、教学、研发、实训、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以较小投入,引入大量社会资源,建成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新校区。二是私营企业以场地和设备入股共建。中山市骏建集团以超过1.6万平方米的场地和近1000万元的设备入股,学院以包装印刷技术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入股,共建“骏建生产性实训中心”,并由学院专业教师负责生产组织与技术研发,既及时盘活了该企业的闲置设备,又有效锻炼了师资队伍,还为大批学生提供生产实训岗位。三是对口企业以资金和设备入股共建。目前,实训校区已引入20余家与专业对口的企业,进驻企业投入资金、设备和技术,学院提供场地、水电等优惠条件,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企业按年度缴纳租金或占产值比例6‰的管理费用(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缴纳方式或提成比例),为学院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
第四,实施“政府津贴”激励机制,逐步变企业骨干精英为学院兼职教师,实现了校企人才资源共享共用。中山高新区管委会出台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实施办法》,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鼓励区内各大企业的骨干精英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除按实际课时领取相应的课酬之外,还有机会获得5000~20000元不等的奖励性津贴。此举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兼职教师“聘请难”的问题,现有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1。专、兼教师通过项目共同开发、技术联合攻关、利益共同分享,实现了校企人才和技术资源互补。同时,学院积极为企业“能工巧匠”提供学历进修和职称晋升服务,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换血”与“回炉”。该办法实施以来,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在数量上得以有效保证,政府津贴也以每年近30万元的幅度增长。
创新筑梦
2013年4月19日,“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健康产品分中心”在学院生产性实训校区挂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将为中山打造一个中药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技术服务和产业推广的综合性现代化中药创新产学研平台,是学院在创建国家骨干院校的过程中,全力配合中山市培育现代产业100强和“三个一百”战略,牢牢把握“开发区是姓‘科’的”发展方向,利用专业技术优势推进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众多举措之一。随着在校企业合作体制机制领域的成功破题与突围,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协会、学会向学院伸出合作之手,走上了协同创新的筑梦之路。
第一,政校协同创新,出台具有行政约束力的政策,优化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学院充分依托中山高新区特色鲜明的“园区经济”模式,发挥政府对职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作用,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与董事会制度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有力促进了中山高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成立由区管委会主导的学院董事会,吸纳园区内20余家著名企业的负责人兼任学院董事,制定董事会章程,明确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责权,强化了政府、学院、企业之间的联动。按董事会章程的要求,在区管委会层面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建立工作机制,指导校企合作。成立学生实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工业的区领导任组长,建立企业接纳学生实训的补偿机制。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统筹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将协助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专项指标纳入管委会对区属企业、职能部门和社区的考核体系。以上机构的设置和措施的推行,都由区管委会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强化了政策的行政约束力,提高了实施过程的执行力。
第二,校企协同创新,建立合作保障机制,强化教产紧密对接。一是成立实训校区管理委员会,制定《实训校区管理办法》,厘清了政、校、企各方的权责。实训校区管理委员会由区管委会、学院、企业三方组成,按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分享的原则开展合作,具体负责实训校区的招商引企、生产教学、日常运作,并积极与工商、税务、供水供电等职能部门沟通,为入驻企业排忧解难。制定《实训校区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由谁引进、怎样引进,如何管理,如何考核等各项权责,明晰了各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格局。二是建立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强化学院在实训环节中的主导地位。制定《关于企业参与学院教学的原则意见》,与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明确入驻企业必须承担对口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按协议规定,入驻企业必须提供20%~30%的岗位给学生实习实训,必须提供20%~30%的生产时段用于实践教学,必须与对口专业共同制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年度教学总结评价。此举有效突破了“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实习实训”(教高[2006]8号)的旧格局,确立了学院在实习实训环节中的主导地位,保障了学生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建立学生权益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五段式”岗位实习。经校企双方平等协商,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对参与实习实训学生权益的保障。合同要求接纳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必须为学生购买意外工伤保险,与学院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入驻企业必须积极配合学院实施“五段式”岗位实习。学生在“五段式”实习前三段的酬金由企业自行确定,后两段(生产性岗位实习、就业性岗位实习)的工资不得低于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完成五个阶段的岗位实习任务时,必须保证每位学生至少轮换过三个岗位。“五段式”岗位实习既有效避免了实习过程中的“放羊”现象,又进一步丰富了“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内涵。
第三,教产协同创新,建立课程适时优化机制,大力推行“深海探珠”计划。为重构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学院将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放在生产一线,让课程体系的根深植于生产一线。鼓励教师带着课程改革的任务,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深海”),去探取课改的第一手材料(“珍珠”),让教材、课程及时反映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为此,学院制定了《“深海探珠”管理办法》,从“三个层次,四个节点”入手,着力推行这项计划。所谓3个层次,即刚毕业的新教师和初级职称人员为初级层次,工作3年以上的硕士和中级职称人员为中级层次,博士和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为高级层次。3个层次的人员实施“深海探珠”的任务、过程、考核都有明显区分。所谓“四个节点”,即接受任务、制定方案、解决问题、检验成果这4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论证并接受质量监控中心和企业的监督检查。
第四,研产协同创新,制定“教师工作室”管理制度,打造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学院以实训校区为平台,以入驻企业为依托,支持有条件的教师组建工作室,并制定了《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教师工作室立项管理办法》、《教师工作室考核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工作室建设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工作室建设坚持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科技研发、服务经济社会三大原则,采取校企共建、学院自建和政校联建3种方式,分为研发型和教改试验型两种类型,在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培训的同时,致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此举有效突破了高校教师主要靠写论文、争课题晋升职称的局面,引导教师实实在在地做“立地”的科研,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良与创新。目前,教师工作室已产生了70余项发明专利,2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已培养40余名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研发部门,60余名专任教师被聘为企业技术顾问。
2013年6月26日,台湾昆山大学教授李复宪,携宏大事业董事长李崇智一行到学院考察联合招收二年制学士班事宜,对学院的办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在此前的5月6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发出通知,批准学院为大陆首批赴台攻读二年制学士班的招生院校。中山火炬职院的合作办学、合作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广!“国家骨干高职”的圆梦之时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