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起用年轻干部要先征求团委意见——这是今年发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的一件新闻。
上半年,大庆市红岗区提拔了3位80后为区局一把手,在选拔过程中,区委组织部最先征求的却是团区委的意见。
团红岗区委负责人展超感慨地说,这既说明了党委对团委工作的重视,又说明了基层团组织只有真正改进自身作风,办实事、求实效,才能赢得青年信任,取得党委更多支持。
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团区委先把“入口关”
在红岗区,团委的这项职权并不是“虚的”。该项职权在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区委常委(扩大)会议纪要中已得到体现。该区的八届二十七次常委(扩大)会议纪要上写着:会议决定,要注重发挥团区委在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中的作用,在28岁以下年轻干部入党和35岁以下年轻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要充分征求团区委的意见和建议。
该区区委副书记王任辉对团委这项职权作出更具体的解释: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进入后备干部队伍,由团区委先把“入口关”,行使“一票否决权”;同时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提拔和年度考核也充分征求团区委意见。
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牛玉全说,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就要发挥其在青年干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这样可延展“党管干部”的工作手臂;也是支持团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让团“有位”之后更“有为”,激活了基层团组织。
基层团组织“有位更有为”了
团红岗区委一直坚持一切以服务青年成长为中心,紧紧围绕党委中心任务开展创造性工作,为党组织推荐优秀年轻党员和干部,成为党组织的好帮手。
展超说,团组织一直注重研究和包括社区在内的各类新型社会组织中的青年进行联系,并想方设法加以有效引导,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大大增强,这一点在今年的公推直选社区团工委书记中就可以看出来。
今年3月,红岗区在黑龙江省首创公选方式竞聘社区团工委书记,虽然只有11个岗位,却吸引了112名青年报名参加。
红岗区委极其重视,公选方案由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区委正副书记担任该项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在选拔范围上,打破身份限制,实现全口径覆盖,面向全区机关干部、人事代理、聘用人员及外来务工青年。
最终的结果是,选出的11名社区团工委书记中,既有机关干部,又有聘用人员和外来务工青年。
11名新任社区团工委书记之一的外来务工青年宫丹丹,原本从事的是大学生公益岗位,这次获任虽不能改变她的工作身份,但能够作为社区的中层管理人员参与社区事务,她说,这毕竟会为自己以后的进步打下基础。
展超说,依靠基层团组织吸引力的增强,团区委也在筹划其他基层团组织的换届。
人员配齐了,积极性也高了,团组织自然就激活了。今年,展超一下子为团区委拟定了17项重点工作。
对于基层团组织的活跃,红岗区银河社区党工委书记李德军深有感触,他说,过去的社区团干部流动大,积极性差,因此社区团组织只能干一些浮在面上的工作,现在转变出现了,社区团干部工作主动性强了,作风更务实了。
“党管干部”的关口前移了
红岗区这种干部管理关口前移,已经在探索制度化运行方式,力求建立完善的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加入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科级后备干部的“双推”管理机制。该区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已经联合下发了两份规范“双推”工作的文件。
一份名为《关于推荐青年后备干部的工作方案》的文件确定了推选后备干部的基本程序:由各基层单位团组织通过召开全体团员大会,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团区委成立考察组,到各基层单位详细考察。然后,团区委根据各考察小组的考察结果,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讨论研究,确定青年后备干部推荐人选,向区委书面推荐。
“推优入党”作为团组织的一项常规任务,红岗区区委组织部也与团区委下发了文件进行规范。文件中强调了“团员入党必须经过团组织推荐”、“参加团内生活两年以上”等硬性条件以及酝酿人选的具体程序。
红岗区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黄忠涛认为,这种规范的“双推”为党选拔年轻干部扩大了视野。他说,单依靠党的组织部门筛选难免范围过窄,也很难让更多基层优秀的年轻干部“浮”上来。
红岗区团组织的“双推”也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红岗区委为“双推”工作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委副书记和区委组织部部长分别为正副组长,组织部、监察局、人社局和团委为成员。办公室则设在团委,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综合、指导、协调和服务等,也体现了团委的重要作用。
从去年11月“双推”工作试行开始,该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展超介绍,目前已有15人被“推优入党”;15人被推荐列入后备干部;在3名科级干部的选用上,团区委发表了意见。
本报大庆6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