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阜平:老百姓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撰文:张黎姣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01日   05 版)

    看到公社准备的丰盛饭菜,周恩来把刚迈进门槛的一只脚又收了回来

    周恩来给因饥饿而脚浮肿的老师穿鞋

    德胜媳妇给周恩来送水

    临行前,周恩来与乡亲告别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1年,周恩来乘专列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公社考察调研。

    陈力导演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的就是周总理在伯延的故事。6月末,剧组带着电影重返河北,在学校、部队、革命老区巡映,与当地的学生、战士、乡亲一起,重温这段感人且具现实意义的历史。

    阜平是革命圣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当时晋察冀边区和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如果说伯延为取消大食堂提供了参考,那么早在1947年3月,邓颖超就在阜平进行土地改革试点。阜平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为全国土改指明了方向。剧组走进阜平,生长在革命老区的阜平人看完电影,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思考。

    电影中,周恩来与百姓不仅在情感上亲密无间,而且真正从群众中发现问题、为群众解决问题。阜平县委办公室陈主任说:“这部电影播放的时机非常对。现在为什么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要解决我们党群、干群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阜平县一名基层干部宫书记说:“这部电影再一次验证了民心向背定兴衰的硬道理。习总书记去年12月29日来我们阜平的时候,有的同志跟他说,到阜平可能远一些,路也不好走。他说,路虽然远一些,也要看到真实情况。于是就到了我们顾家坎,那是阜平县最边远的一个地方。那儿的老百姓可激动了,说党没忘了我们老区人民,我们要好好生活,让党放心。”

    陈家庄镇的王书记觉得电影对“怎么做人、怎么当领导”上了很好的一课。“咱们这一任领导,习主席就开了一个好头,没有前呼后拥地到各家各户。李克强总理就说,不买汽车、不添人。我们对党应该坚定信心,腐败的人是少数的、个别的。”

    在阜平文化馆工作的郑先生出生于1947年,他对近年来缺少这样题材的电影感到十分遗憾。“周恩来含辛茹苦一生,我们国家现在就需要这样的好干部。现在的电影说的都是情啊爱啊,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哪里去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周总理的精神又重回人间,尤其回到了我们阜平老区。”

    原阜平县陈家庄镇妇女主任齐主任说:“我今年82岁了,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周总理真正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光说在嘴上,连妇女生孩子的事,他都挂在心上,别说是大事了,真是人民的好总理。”

    影片散场后,有一个女孩久久不肯离开,工作人员把她请进了研讨会的会场。她说自己是农村来的,现在社区工作。出生在70年代末的她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看完这部电影,心中一直起伏不定。已为人母的她有一个9岁的儿子,她觉得下一代人更需要这样的教育:“爹娘吃糠咽菜的年代我不理解,现在的孩子吃白面馒头都不满足。用什么办法能让他们把这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精神传承下去,对共产党的信仰传承下去,老百姓光靠口说没有用,还得需要像电影这样形象化的引导。

    她觉得电影中的周总理不仅有情,他的行动更让人钦佩。“他亲身实践,走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挖掘最基层老百姓的苦处,然后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立马能给老百姓一个答复。我觉得咱们现在政府的办事人员,多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并不要求多么精细,就像电影中的那碗红糖水——那么一大锅水,就一小点红糖,但老百姓看到的就是希望,人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撰文:张黎姣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7月01日 05 版

阜平:老百姓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从周恩来的回望中看到期待
与周总理亲密接触过的那些人那些事
陈力: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拍电影
乡亲们真把我当成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