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辛在汕头大学读大三,学习经济学。她从小的梦想是着正装、进写字楼、做白领。在大二之前,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麻风病人有什么交集,“最开始去麻风康复村普宁服务点,就是冲着1个学分,如果不修这门课,学分就不够”。
“这门课”是汕头大学自2010年起开设的公益课程,将“志愿服务”的理念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专业学习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突出对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在国内高校尚属首家。
“不是单纯靠多开设政治课、思想道德修养课,就能让学生爱祖国、爱社会。”汕头大学教务处处长蔡映辉告诉记者。
公益课程利用“服务+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习,用学习到的知识服务社会。通过前期实地调研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根据需求量身定做服务方案;通过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掌握志愿服务技能;通过公益实践活动实现志愿服务的落地,与被服务对象建立对接关系;通过心得的分享,盘点自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收获;通过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和学生自评,对志愿服务的效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与高校常规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相比,公益课程增加了实地调查、培训、心得分享、评估等环节,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自2010年6月开始公益课程到现在,汕头大学共开设“脑瘫儿童关怀计划”“潮汕‘妇女与社会’创意研习服务”“农村健康促进计划”“外来工子弟阳光课堂”等40门课程,66个服务单位参与公益课程的服务,2265名学生修读了课程,教师239人次承担了公益课程的讲授。
汕头大学通过实践表明,公益课程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并有互补效应。大学里设置公益课程的育人效果比简单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更佳。
公益课程在公益知识掌握、良好的思想意识与品质、组织与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研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是通常开展一般性志愿服务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汕头大学每年开出公益课程学位1300多个,动员学校各个院系挖掘自身力量,在调研的基础上实现专业课和社区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公益课程的开设,构建师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服务平台,“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将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整合在一门课程中,提高了单门课程的效能,搭建连接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桥梁。
从必修课的层面来干预学生,学生对于志愿服务会不会有逆反心理?对于公益课程,蔡映辉的观点是把奉献社会的意识作为学校学生的特质,需要每个学生都涉及,给所有人参与的机会。可能有些同学意识到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会主动参加,有些同学没有意识到,在网络游戏中虚度了光阴,“学生多多少少都有惰性,你推他一把他可能就去了。作为教育者,要给学生这样的机会,适时推他一把,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锻炼。”蔡映辉说。
“没来的人太可惜了,受到的教育太大了。”原本以得到学分为目的参与公益课程的小辛在课程结束时这样说。蔡映辉认为,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前都会有一个前期的预设和想象,学校在实地调研、充分考虑被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方案,使得志愿服务更有针对性,也使服务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汕头大学2010级中文专业的学生林翠龄在总结报告中写道,公益课程让学生自主,自己考察服务地点与对象,针对对象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分析并制定服务方案,让学生在与服务对象的接触中学会与人交流,在面对困难时学会解决问题,在作出决定后学会承担责任,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
公益课程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中,探索了一条大学生专业学习嫁接志愿服务、实现双赢的新路子。
比如,由汕头大学本部及医学院共同设置的公益课程“医疗扶贫行动——农村健康促进计划”,组织学生48人前往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文昌村,通过农村生活健康调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区,改善社区群众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理念。学生们将对农村饮用水现状、小学生健康知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从课本上转移到实践中,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健康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当地居民身心健康,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
选课学生朱芳妹在总结报告中提到,“不要总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小,其实我们是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变一些农村的现状的,也许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给村民实实在在的帮助”。
当本学期公益课程结束后,小辛在分享会上说: “这一刻,大家似乎更多地关注麻风康复村的未来,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就是和他们在一起。”而这份278页的公益课程年度报告,是对她在汕头大学度过的一年时光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