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找工作、论文答辩、拍毕业照、吃散伙饭,这些构成了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的最后记忆,也让他们经历了大学生活中最繁忙、最难忘的日子
6月19日,天津师范大学四年级的一间学生宿舍里,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张少魁穿着短裤、裸着脊背整理自己的物品。还有两天毕业生就要离校,他用嘴把透明胶带咬断,然后把一张北京地图贴在墙上,边指边说:“这儿就是我和女朋友刚租的屋子,南三环,次卧,每个月1200块钱。” 他觉得把北京地图贴在这里,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一种纪念,也算是送给下届新生的礼物。
女朋友在北京,这大学四年,张少魁一到节假日,就去北京见女朋友。他们觉得北京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因此早就计划毕业后在北京打拼。可如今工作还没有着落。
临近毕业的这几个月,除了写毕业论文,找工作几乎成了张少魁的全部生活。在他心里,这是他大学四年中最累的几个月。读影视类专业的张少魁一共投了30多份简历,参加了14家公司的面试,大都杳无音讯。有一次到某传媒公司应聘,这家公司罕见地没有要求毕业生毕业于“211”、“”985”高校,这让他颇感欣慰。开始时,他和对方谈的都很好。提到薪水时,想到自己是应届毕业生,他保守地说“3000元到3500元吧”,可用人单位跟他说,前几天有一位应聘者来,有在大型门户网站的工作经历,能力更全面,而别人要的薪水和张少魁一样多……
张少魁个人遇到的“找工作难”,也是今年大学毕业生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以天津为例,2013年天津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共14.1万人,相比去年增加了1.2万人,企业提供岗位数34万个,但总体少了3.2万个。
和张少魁一样,忙着找工作的还有同样是大四的孙昊,孙昊出生于1989年,在天津一所高校的独立学院学习朝鲜语,老家在天津郊区。孙昊对于薪水并没有太高要求,一个月不低于2000元就行,他希望以后工作了可以在天津市区买一套房子,然后把自己的爸爸、妈妈接来一起住。
5月31日晚上9点多,刚刚上完英语补习班的孙昊,挤上公交车回学校。由于之前英语四级考试没有通过,这回他花钱报了英语补习班,为了能抓住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机会。第二天清早,孙昊整理好衣服,没有顾得上吃早饭,就坐车赶到一家中小学辅导学校应聘。这家辅导学校位于一家农贸市场附近。学校共有五六间房,有三四间教室,教室中放了一些座椅,没有学生。孙昊被前台接待的一位男老师引入到办公室,不到3分钟,孙昊便出来了,孙昊说,面试老师让他做了个自我介绍便告诉他回去等通知。
在天津城市大学读工程管理的张春立,两个月内参加了15家公司的面试,有几家公司希望和他签约,但他依然觉得不是十分合心意,仍在继续投简历。他觉得现在找工作并不是很难,但是找到合适的却很难,他想找一家可以不断学到东西的公司。夏日的中午,张春立又挤上了前往天津一家建筑公司的公交车,天很热,他拿起手中的透明文件袋扇起了风。文件袋中放着:女朋友帮忙一同做的个人简历、二级建筑师证书、英语四级证书、三方协议。
面试候场时,张春立遇到了同来面试的陈飞。陈飞出生于1990年,在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读土木工程专业,为了这次面试,陈飞坐了两个小时火车从鄂尔多斯到包头,随后又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从包头到天津。 陈飞的家在内蒙古农村,大四一开始他就加入了找工作的大军,通过互联网和现场招聘会投了近百份简历。其中陈飞最中意这家,每个月2100元工资,虽然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天津本地,需要跟着建筑队到工地驻地,但毕竟这份工作也是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况且女朋友也在天津。
临近毕业,学校宿舍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着的,稀稀拉拉地住着几个人,有不少同学在外面实习没有回来。临近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在外面实习找工作的同学才纷纷回到学校,开始加班赶写毕业论文。晚上走在宿舍,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光着脊背、穿着内衣写到很晚。天太热,写完论文,一些同学索性就把床上的被褥铺到地上来睡。
天津各大高校周围的饭店、烧烤摊、大排档几乎每天都客满,客人多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饭桌上同学们三三两两述说着大学时代的忧伤和感动,传入耳中的不光有同学和同学、同学和老师你一杯我一杯的劝酒声,时不时也夹杂着爽朗的笑声。一些平时腼腆不喝酒的同学,也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好让自己可以把一些平时埋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喝到痛快时会站起来吼上几声,或者来上一个深情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