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已经半月有余,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巫亚桥仍然难以忘怀在俄罗斯发生的故事。参加了为期4天的二十国集团青年峰会之后,一位印度代表对他说,中印两国是友好邻邦,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些分歧,但是并不能影响两国在更多方面的合作。如果我们未来各自都做了政策的制定者,对于这些分歧一定会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我们已经彼此了解、互相沟通过了。
应俄罗斯联邦国家青年事务署、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等邀请,受全国青联委派,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5人于2013年6月18日至21日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参加了二十国集团青年峰会(简称“Y20”)。
2013年的Y20峰会是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配套的、由俄罗斯官方举办的青年活动,20个成员国及5个特邀国家的105位代表与会。会议期间,代表们选定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可持续发展两大议题进行磋商,最终完成一份联合公报,将呈交给今年9月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各国领导人,表达年轻一代对当今全球重大问题的关切与思考。
虽然青年峰会的联合公报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各国青年代表也并非代表政府的外交官,但在公报的起草与讨论中,与会青年们深刻体验了国际多边谈判的议事规则,并在激烈的交锋中结下了深厚友谊。
联合公报向各国领导人共提出了51条建议,每条建议中的几乎每个单词、每一句话都数易其稿,过程可谓字斟句酌。
会场之上,围绕碳排放等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常常会出现针锋相对的激辩场面。很多时候,会议主持人无法掌控局面,意见对立方频频举起写有国名的桌牌,争夺发言机会。
例如,代表们在各国承担减排责任问题上莫衷一是。一些发达国家代表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碳减排承诺中去,而发展中国家普遍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批评美国至今未签署控制大气污染的《京都议定书》,没有尽到世界第一经济体与碳排放国应尽的义务。南非代表提出,应建立一个新的框架,取代“名存实亡”的《京都议定书》框架。对此,中国代表巫亚桥指出,缔造一个新的框架不如改善现有的框架,二十国集团成员应通力合作,发达国家应当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更加负责任地发展经济、节能减排。就公报的措辞,中国代表提议将原来的“各国应不放弃京都议定书”改为“各国应加强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力”,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
在碳排放税率的制定上,各国代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欧盟代表提出应以各国的经济总量作为税率制定基准,即经济总量越大的国家,应当负担的碳税税率越高。这一主张显然不利于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代表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应当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而非GDP总量,发达国家应适当多缴纳碳税,这是国际转移支付的一种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低碳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本身已较为低下,如果再被征收较高碳税,则会进一步恶化经济状况,在低碳的道路上越走越难。这一问题大家争执不下,其他金砖国家代表纷纷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支持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而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则希望以经济总量作为衡量标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辩论,各国代表最终同意采取美国代表提出的模糊化处理方法,以“一系列加权的指标体系”作为碳税税率的征收基础。
纵贯Y20峰会,此类交锋屡见不鲜。一些代表甚至为了“推销”自己的某一主张,在会下“游说”其他国家代表。因此,最终版本的联合公报是各国青年智慧的结晶,也是妥协的产物。中国代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郭宋立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条款一改再改之后达到一种中性的效果。这就是博弈的结果。
会场内“吵”得不可开交,会下,大家却利用短暂的几天尽可能地结交朋友,气氛非常融洽。在一次晚宴上,俄罗斯Y20峰会组委会主席、俄罗斯联邦总统驻西北联邦区副全权代表斯坦尼斯拉夫·沃克列先斯基对各国青年代表们感慨地说,他的两个年幼的女儿也参加了Y20峰会,从事志愿者工作。“如果将来你们成为这个世界的领导人,那么我的女儿会安全得多”。
6月20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会见了与会的各国代表团团长,当面听取大家对联合公报的陈述,并对青年代表们“非常专业”和“坚实”的工作表示赞赏和感谢。他评价Y20公报比同期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的公报“深刻得多”,建议也“非常成熟”,并表示会将青年的声音认真转达给二十国集团其他领导人。
会见过程中,普京主动帮助身边的西班牙代表戴好同声传译设备后才发言;听取陈述时,他不时在会议公报上做记录,几乎逐条回应和评价了公报中提出的建议。这些举动表现出对青年一代的尊重和期待,也赢得了青年代表们的好感。普京表示,他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专门提出青年代表们针对避税天堂问题的一条重要建议。他说,一些国家元首也许会为此“头晕”,“我会告诉他们,提出这条建议的并不是我,而是他们这些国家的年轻人”。
巫亚桥的一个体会是,外国朋友对于能在国际舞台上自如表达观点的中国人很感兴趣,希望中国青年能够更加积极、坦诚、清晰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的年轻人应该拓宽国际视野,深化专业知识储备,成长为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
即将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巫亚桥,梦想着成为一名职业外交官。他期待着将来与此次Y20峰会的朋友们重逢。峰会闭幕后,各国青年代表依依惜别,约定要长久地保持联络与合作。一位加拿大代表对中国代表说:“如果你来治理你的国家,我来治理我的国家,那么将来我们两国一定能够更大程度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