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2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康复村中穿“红马甲”的家人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25日   05 版)

    张家口队展示团队风采

    唐山队摆出“我心飞扬”

    村长韩忠全在院子中往大门方向望,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家家户户都转着轮椅聚拢在他周围,脸上洋溢着明朗的笑容。

    这是唐山康复村。

    1976年大地震幸存者,39名截瘫患者,25户重组家庭。康复村位于唐山市后北街尾村内,居民多是1992年村子建成时就搬到这里,他们已经在此居住了21年。

    “点”亮暖心灯

    “红马甲”胡立云站在村头,热情地招呼着“老哥、老姐、嫂子”,“来了啊,喝水!自己倒啊!”康复村人也从不把这些“红马甲”小伙子当外人。

    “红马甲”是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在多年志愿者服务基础上成立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他们身着红色的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像凤凰城里的凤凰花。

    2012年5月底,韩村长因病住进了疗养院。中午回家的路上他的电瓶车突然没电了,当时他所在的南新道批发市场离康复村足足有10里地。浑身无力的韩村长无奈又无助,掏出随时带在身上的党员服务队联系卡给队长胡立云打电话求助。正在工作的胡立云立即开车赶到,在中午30摄氏度的气温下,推着150斤左右的电瓶车及80多斤的韩村长走回了康复村,“衣服全都被汗水浸透了,你说能不感动吗?”韩村长感慨道。

    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

    “听说唐山市博物馆建好了,里面是个什么样呢?……”2012年6月26日,被昵称为“康复村-百灵鸟”的刘秀凤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两天后,“红马甲”们便推着康复村的老人们参观了新博物馆。

    凤凰山、新南湖、大钊公园、纪念碑广场、新博物馆……康复村的老人从未缺席过唐山的一处处新变化,“红马甲”的身影,也成为他们生命里美妙的记忆。

    “这些小伙子隔三岔五就会来帮我们擦玻璃,锄土,洗空调。”没事儿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康复村坐坐,陪村民聊天说笑。

    去年12月,“唐山最冷的一天”,“红马甲”像往常那样来康复村“串门儿”,了解到村里的路灯都不亮了,当即挽起袖子,钻进车里扛梯子、抄家伙检修电路。在寒风中爬上爬下忙活了一天,终于把所有的线路和12盏路灯都换了一遍。

    站在康复村的甬路上,抬头望向正在施工修路灯的工人,又瞅瞅身边穿梭着的轮椅上一张张兴奋热切的脸,胡立云感到,这12盏路灯不仅能照亮这些不幸者前行的路,也照暖了他们冰封在灾难中的心。

    “登”上凤凰山

    王胜芹今年55岁,1976年地震前一天,她最后一次登上凤凰山。

    “没事儿的时候,愿意把自己收拾打扮,上街逛逛,几乎每个礼拜都会上凤凰山。”回忆起20多年前,王胜芹脸上的笑容淡然却沧桑。“我12点多下山回的家,第二天就震了……”声音愈发细微地颤抖,眼泪不住地往下落。

    “凤凰山不能提,一提我就……”,后面的言语已然不清,她默默转动轮椅,往背人的屋里去,很轻地说了句,“那年,我十八”。

    8人一组,137级阶梯。

    1996年5月25日,天气已经非常炎热,为了让康复村村民重登凤凰山,志愿者们提前好几天就去沿途安排布置,商定应急措施,防止上山的过程中村民身体出现不适状况。

    轮椅加上人的重量,少说也有200斤,又是那么热的天儿,“我坐在上面儿还汗流浃背呢。”王胜芹说。8个人负责1台轮椅,137级台阶,硬是走了40分钟,才把康复村的村民抬上了山。

    “轮椅攀山看唐山”的纪念照上,王胜芹穿着带花边的白衬衫,系着红领巾,一手撑着轮椅,脑袋埋在臂弯里,已经泣不成声。她的背后,一位戴着有“供电公司”字样绶带的志愿者,手扶在她背上。

    “记忆犹新”,谈起1996年5月25日,韩村长脱口而出这4个字。“我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还能爬山,还能到凤凰山顶上看看唐山。”尽管已经过去17年,想起唐山供电的志愿者抬着他的轮椅攀登凤凰山的情景,韩村长仍然难抑激动之情。在山顶上,韩村长习惯性地望向东南方,找不到自己的家。那个“砖头压油毡”的唐山消失了。

    “那是我第一次坐在轮椅上爬上凤凰山,我知道也许可能是最后一次。”韩村长说,“没有哪支队伍像供电公司一样,想进人心坎儿里”。

    康复村20年,唐山供电的志愿者伴随了村民们年年岁岁最温暖的回忆。康复村人的心里有两个寄托和依靠,一座高88米的山峰,和一群穿红马甲的“家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刘思维 河北师范大学 王会玲 吉林大学 陶韵竹 华北电力大学 李晶)

分享到:
万家灯火背后的别样青春
康复村中穿“红马甲”的家人
“保电”的巡线工,山野的守望者
“老黄站长”与“小黄站长”的电力人生
科技创新:大学生记者感受冀北电力无人机巡线
微博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