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一场民族团结文艺汇演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举行,舞台上的LED大屏幕里,滚动播出的是维吾尔族老人玉素甫·叶尔森夫妇收养3个孩子的故事。
靠卖羊杂碎汤为生的奎屯市民玉素甫·叶尔森和祖尔汗·玉素音夫妇一直没有要孩子。1987年夏天,53岁的玉素甫在乌鲁木齐火车站收养了一名被遗弃的7岁汉族哑女。夫妇俩给女孩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阿米娜。后来,阿米娜嫁给了一个哈萨克族小伙儿,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1993年,玉素甫又捡回一个被遗弃的、还在襁褓中的汉族女婴。“这是真主赐给我的孩子!”玉素甫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古丽米娜。
今年17岁的开赛江是2005年来到这个家的,他小时候生活在喀什,后因父母离异,被亲戚送到奎屯。当时玉素甫已经71岁了,但他和老伴还是毫不犹豫地收留了开赛江。
“有难事就找这个哥哥。”今年1月,躺在病床上的玉素甫交给古丽米娜、开赛江姐弟俩一张已经略显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刘鸿斌3个字和一个电话号码。
刘鸿斌是驻奎屯的武警兵团指挥部五支队政治处干事,他走进这个特殊家庭是4年前的事了。那天,他在巡逻执勤时,从北京路派出所副所长李新辉那里听说了玉素甫一家的故事。
“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家做点事!”刘鸿斌当天就找到玉素甫家,告别时,他拿出500元塞给老人,并撕下一张纸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打那以后,刘鸿斌就成了玉素甫家的常客。开赛江还记得父母常念叨的“一双羊毛袜子”的事。那是一个大雪天,刘鸿斌来到老人家,两人盘腿坐在炕上聊得正欢,这时,刘鸿斌注意到老人脚上的袜子破了一个洞,脚趾露在外面。他看了看表,起身向老人告别,然后直奔超市,买了两双厚实的羊毛袜子又回来了,正在院子里扫雪的玉素甫十分诧异。
“老人家,赶紧换上。”一进屋,刘鸿斌把老人扶上炕,亲手帮玉素甫换上新袜子。看着冻得满脸通红的刘鸿斌,老人眼含泪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祖尔汗喜欢喝奶茶,但周围商店都买不到做奶茶用的方块糖和砖茶。去年8月的一个周末,刘鸿斌准备去看玉素甫老人时,顶着炎炎烈日,转了大半个奎屯市区,在一家民族食品店里买到了方块糖和砖茶给老人送去。
听说两位老人还没有一张合影照,刘鸿斌专门请假为老人拍照。面对镜头,玉素甫夫妇特别开心:“这个兵巴郎,对我们一家好得很!”
刘鸿斌自己并不宽裕,至今还背负着几万元的债务,但他觉得“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他的带动下,五支队的官兵也纷纷加入到照顾玉素甫一家的队伍中,逢年过节,玉素甫家里总少不了五支队官兵的身影。每年老兵复员,五支队都要在老人家里举行一场特殊的爱心交接仪式。
爱心感染了更多的人。考虑到玉素甫家的特殊情况,奎屯市委、市政府为他家分配了廉租房,给玉素甫全家申请了低保。江苏常州的援疆干部郭逸新夫妇把古丽米娜当作自己的女儿,为她上大学交学费,放假期间还将古丽米娜接到自己家里;奎屯市妇联主席张代薇多年来帮古丽米娜姐弟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调相关部门为古丽米娜申请助学金,减免开赛江的学费……
今年1月16日,玉素甫老人突发心脏病去世。不幸的是,今年5月24日,祖尔汗也因肺部感染引发器官衰竭病逝。
“老人走了,孩子我们管!”为彻底解决古丽米娜和弟弟开赛江今后的生活问题,在五支队领导的带领下,支队官兵决定资助姐弟俩的生活学习,直至姐弟俩走上工作岗位。奎屯政府前后不但协调各方免去了两位老人10多万元的住院费和丧葬费,还借助各种社会力量,为姐弟俩建立了17万元的生活学习专项资金。开赛江就读的奎屯四中校长郭莉茹还承担起监护人的职责,无微不至地照顾姐弟俩的生活,成为古丽米娜和开赛江心目中的“妈妈”。
在爱心的浸润下,古丽米娜和开赛江也越来越懂得了感恩。今年暑假,已经上大学的古丽米娜在舞蹈班教民族舞,挣到了自己第一份劳动所得1400多元,“我要用这笔钱给帮助我们家的好心人买份礼物。”开赛江则盼望着能考上军校,“做一个像刘鸿斌哥哥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