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研究员:公务员工资进入上涨周期》——这样的标题一定会有点击率,包括我,就被新闻网站首页上的这个大标题所吸引,点击进去一看,题目变了,成为《财政部研究员:我国收入差距应控制在40倍以内》。这个标题也不错,虽然与前一个相比,“魅力指数”差了点儿。
文章很长,要找到那两个“亮点”还真不容易。文章涉及经济总体形势、城镇化、管理地方债等多个方面,根本不是专门谈收入分配改革。“公务员工资进入上涨周期”,“收入差距应控制在40倍以内”,基本上是割裂了上下文的断章取义,那两句话的前后语境,一个是控制垄断企业的内部收入差距,另一个是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
要的就是一鸣惊人。若是将《城镇化最难在人的城镇化》的原标题,只字不改地搬到网络上,估计没多少人看。受这两个刺激性标题吸引,这篇带着学术气的文章赢得了6万多跟帖,但几乎一边倒地痛骂作者。不知道那些义愤填膺者,有几个认真读过原文?被挑逗性的标题所诱导,怒不可遏地敲几行字,就此结束。至于原文的价值及意义,又有多少人在乎?很多时候,我们就这样轻易被诱惑,被主观偏见、愤怒情绪、不假思索的责骂所左右,我们本来应该接受的东西——信息、思想、见地,以及思考,就这样在毫无意义的口水战中消失殆尽。顶着一个硕大的脑袋,自以为是的我们,轻而易举地就成了被人操控的木偶。
是的,有时候很难拒绝新奇、刺激、挑逗的诱惑。一个平淡无奇的新闻标题,一个规规矩矩的表达,很难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在网络上浏览时,常会离题千里,原本是要查证某个信息,结果“释永信回应包情人传闻”拐骗了我们,然后,鼠标就游走到了“潜逃官员身份高者主要去欧美”,最后落到了“阿汤哥……”那些真正有内涵的信息,往往视而不见,因为它们没有一副充满诱惑的“外表”。
媒体人谙熟此道。让标题言简意赅、醒目打眼,原本是基本的职业技能,但当这种“技能”发展到哗众取宠、无事生非、别有用心之时,就已经无所谓底线可言。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有人阴险地站在网络背后,看着你上当、被引诱,看着你加入一场网络语言暴力的狂欢,为制造垃圾信息和情绪添砖加瓦。
那么,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呢?就是为了找点儿乐子,消磨消磨,肆无忌惮地谩骂几句,宣泄一下愤恨——匿着名呢,没人知道你是谁,然后,接着不明就里,被人暗算,继续我们的无知和偏见?
可不是吗?我就被问倒了。“常回家看看入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问我。这个一向严谨的人,不相信法律条文里真有这句歌词。可是,所有的相关报道都是这么说的,而且,上月,在法律实施之后,无锡还有了首个判例。新闻报道为:“常回家看看”首案在无锡判决 女儿被判两个月至少看望老母一次。
仔细查看无锡的案例,你会发现,起诉人的要求,绝非让女儿回家看看这般简单,纠缠着其他更重要的内容,房产的分配,医药费的给付等,这些恐怕才是打官司的关键。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被“常回家看看”诱导了,赖得一问究竟,至多在心里骂一句“脑残”,调笑一下“不结婚才违法呢!”
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时常也是信息的再次传播者,我们往往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所吸引,完全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我们选择那些“有趣”的,自己喜欢或痛恨,验证自己先知先觉的内容,去接受、传播、消解、评判。我们质疑的,是那些与自我认知不符的内容,而不是这些认知本身——在我们被诱惑着痛骂别人“脑残”之时,是不是也弱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