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舆情事件,说高潮迭起也不为过。
首先,7月入榜的一些事件还属于舆论的关注热点。7月时,“气功大师”王林的故事细节披露充分,成为公众解读官商关系的标本案例。进入8月,舆论对此案的深层关注并未止步,政府相关部门正式介入,对王林涉嫌的非法持有枪支、非法行医行为,江西省公安、卫生等部门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虽然,仅就生动性来说,这条消息远不如之前的故事,但是,它的信息覆盖率在榜单中位列前茅。从猎奇心理到责任追究,在受访的一些网民眼里,政府部门回应的有效性令人生疑。一开始,芦溪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说“无证据”表明王林违法,十天之后,又说有人举报其涉嫌非法持有枪支,故而对王林立案调查。
只是,这个时候,这样的介入颇有些“被逼无奈”的意味。网络上的热点虽然常常是一波赶着一波来,更新迅速,但是,网民有足够的耐心对一些事件持续关注。如果只是抱着侥幸心理,不主动处置,只是被动地等待网络退热、甚至希望新闻“烂尾”,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第二个特点,是两个地方的法院,通过两件事,“大起大落”地诠释了司法公信。
8月初,上海市高院4名法官集体招嫖,此事一出,举国哗然。当事法官被撤职、免职,但对法官、司法公信力的质疑之声,一直占据舆论高地。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以及上海高院代院长崔亚东密集表态,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以严肃法纪、严惩腐败,保证司法公正。
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说,这是人民法院的耻辱,是司法公信的灾难。此次接受调查的五个群体,对官方回应的有效性有所保留。确实,个别官员的不妥言辞和贪腐行为,往往需要一个地方、一个系统来“埋单”,而要想重塑形象、恢复声誉,非要长期不懈、落到实处的行为不可。
到了月末,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表现收到了社会舆论的肯定。期间,法官中立的庭审风格受到了专家学者群体的肯定,而微博直播庭审记录的做法,是网络时代尊重民意的最好体现。
面对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事件,常有动辄就忧心“舆论审判”的观点。其实,很多时候,热切舆论不过是在表达对信息的渴求,至于审判,实非网民和舆论所能主宰。比如,8月开庭审理的李某某等5人涉嫌强奸一案,颇能看出审判机关“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
直至今日,关于此案的媒体报道仍是铺天盖地,李某的家属、双方律师屡次三番隔空喊话,从法律判断到道德评价,不一而足。在这场舆论战中,法院就显得超脱多了,恪守法律规定,适时适度地回应关切、公开信息。
其实,纷乱杂扰的信息面前,“静默”的司法机关,无声胜有声。
8月舆情的第三个特点,是发生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事件会呈现出集合效应。这4个舆情事件之间,有的关联较为紧密,比如北京、安徽和湖北打击网络谣言的具体行为;有的则属于“人为”地主观牵连,如薛蛮子的微博大V身份和嫖娼行为。当这些因素全部在网络上“汇集”在一起、并被冠以网络言论自由的主题时,那就是一顿佐料丰富、各取其味的大餐了。
有意思的是,不同的受访主体会从不同的关注维度进行解读。政府公务员群体中,大多数人提及的是打击网络谣言的必要性,说明他们是从“管理”的角度,考虑网络的有序性。
对普通网民来说,网络是他们越来越重要的表达渠道。因此,他们关心更为具体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行为就是传谣,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等。
而媒体人和意见领袖群体,则更喜欢从“薛蛮子嫖娼事件”说开去,比如微博大V身份,个人私德,或者批评警方披露的细节过细。中青舆情监测室发现,与一开始不分立场、站队的情况相比,随着时间推移,媒体人和意见领袖们的观点更为多元化。
至于专家学者,更愿意从专业角度寻找现象背后的问题,比如阐释一些概念,呼吁法律制度建设,以及提醒公众注意一些趋势性特点等。这与他们的学术背景有关,重理性、建设性,值得相关部门参考借鉴,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