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中铁四局:青年“铁军”是如何锻造出来的

本报记者 王磊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06日   05 版)

    若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想象这群“80后”、“90后”与常人不一样的生活。

    当同龄人坐在空调温度适宜的写字楼里时,他们站在地表温度50多摄氏度的无砟轨道上,一天来来回回几十公里,年轻的脸庞被风沙打得粗糙黝黑。

    当同龄人下班之后和朋友一起K歌、聊天时,这些想家的孩子最初为了给家里打去一个电话,不得不爬上光秃秃的山坡 “找信号”。

    他们是中铁四局年轻的筑路人,因为他们的来临,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上生长出一条高速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中铁四局所承建的179公里的建设任务中,有70多公里横穿百里风区的中心地带,施工难度在全线首屈一指。

    尽管这群年轻人中有不少人来自城市,有的人毕业于名校,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单调、孤独,一干就是4年。由于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协助队伍的农民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作为项目技术、管理人员,他们就像道钉一样,深深地楔入汗水浇筑的双轨上。

    有人将他们称作“青年铁军”。

    他们像骆驼刺一样坚守在茫茫戈壁

    “这不叫风!”

    作为中铁四局七公司兰新铁路项目部的一名员工,27岁的李志明对于眼前卷起的尘土显得有些“不屑”,眼睛眨都不眨。对于风的感受,他已经完成了“从好奇到吃惊,再到平静”的转变。

    2010年,从哈尔滨铁道学院毕业后,李志明被公司派往兰新铁路项目,当时心里有些“激动和兴奋”。

    在地图上找到了因风而闻名的“十三间房”的位置,还未来得及细细研究,他就开进了项目部——一个山凹里,一排靠槽钢固定住的白色板房,几张简易的办公桌。此前,这里住的是“地窝子”,没有电,没有通讯信号,更没有互联网。

    项目所在的“十三间房”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两大风口之一的百里风区,一年中,200多天是8级以上大风。

    进场没几天,李志明就遭遇了13级的大风。“房子都要被掀翻了,一个女生大哭起来,我们只能把头埋在被子里,等着它快点过去。”

    风停了,项目部团支部开了紧急会议。老员工告诉新同事防风的常识,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慢慢地,他们学会了在大风中生存。大风来时,他们就四五个人抱成团,一步步地从宿舍挪到食堂。吃到碗里的沙子时,他们安安静静地把它剔出来,丢在一边。

    由于施工地点远离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只能早出晚归,中途得不到休息。冬天,水壶搁在地上就结冰,揣在怀里也没有热气。夏天,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还是被晒得蜕了皮。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国内建设标准最高的项目,它穿越高温、严寒、大风、缺水等特殊气候及独特地质条件的戈壁滩。作为五工区的队长,1984年出生的杨道岭辗转天南海北干过8个工地,在他看来,“年轻人摊上这样的活儿,既是挑战,又是资本”。

    “这里早晚温差大,只能选择在夜间打轨道,为了确保工期,往往要趁大风停下来的间隙,连轴转。”杨道岭回忆说,晚上加完班之后,还要整理各项资料。“忙的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屁股一挨椅子,呼噜就响了”。

    “一段时间忙下来,想家是在所难免的。”尽管杨道岭早已适应了“一年回一趟家的生活”,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愧对家人。“孩子3岁多了从来没照顾过,家里所有的事,都靠老婆一个人,她在电话里少不了埋怨。”

    “没结婚,想结婚,结了婚,怕结婚。”说起工地上流传的这句话,1980年出生的刘高军露出了一丝苦笑。作为一名大龄青年,结婚的事儿一直没有着落。

    “春节回家就那么几天时间,和女朋友只见上两面,结婚的事情也没定下来。”不过刘高军还是很感激女友的支持。“她坚持到现在,并且做通了她父母的工作”。

    “在工地上,盼着回家,真回到家,没过几天就不适应了。”刘高军坦言,对于工作环境之外的世界,自己感觉变得有些隔膜。“看到那么多人,那么绿色的风景,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

    十几年驻守偏远地区的项目工地,让刘高军几乎没有什么其他行业的朋友。“春节回家,都是干我们这行的能聊到一起,聊着聊着,又想快点回到工地去,把活接着干完”。

    区域党团共建,凝聚青年人心

    “项目上80%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是中坚力量。”在中铁四局兰新三工区党委副书记陈昌国看来,年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周而复始单调的工作,以及心理上的寂寞感。“通过党团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也为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

    不久前,由中铁四局五公司团委举办的“我在兰新,我是榜样”演讲比赛在哈密举行。这也是中铁四局西北区域党工团共建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党工团联动、共建的形式,有效发挥区域各级组织“深入基层,服务一线”的积极作用。

    经过各基层单位的“海选”,最终12名团员青年进入决赛。现场比赛的视频,后来被刻成光盘,在中铁四局所有项目工地上展播。一时间,“兰新精神”成为青年口中的“高频词”,激励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正是在这次演讲比赛中,刚刚入职的任磊懂得了,“什么是坚守,什么叫榜样” 。

    因为白天在工地干活,只有晚上才能抽空准备,加上感冒在身,彩排过程中,任磊未能坚持下来。赛前的晚上,他一夜未眠,把稿子彻底背了下来,结果第二天得了二等奖。

    任磊演讲的主题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在演讲中讲到了给他印象最深的50多岁的老党员刘存生。每逢冬休,这位老党员都主动留守,一天要推上千斤的煤,保证现场的供热需求。

    “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他们骨子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人。”任磊说。

    “党员的行为无形中起着‘传帮带’的作用。党建带团建不是嘴上的一句空话,要靠行动来带。”作为工地上的党支部书记,左晓明一直把青年员工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就像老母鸡护鸡雏一样,用翅膀紧紧地护住他们”。

    从生活上的照料,再到职业规划上的指导,左晓明让很多青年员工觉得 “一点代沟也没有”,同时让他们产生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想法。据了解,左晓明所在的项目上,每年都有1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入党。

    “入党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标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预备党员,李小波如是说。

    紧抓品牌工程,为青年开辟快速成才的通道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中铁四局兰新项目,80后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并不罕见,很多工程部长、技术主管都是刚出校门没几年的大学生。

    近年来,由于中铁四局驻外项目不断扩增,项目间的人员抽调成为常态,这种状况一方面促使年轻人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凸现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为此,兰新项目各级团组织不断深化“导师带徒”、“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监督岗”等品牌工程建设,为青年开辟快速成才的通道,服务企业生产。

    在三工区哈密制梁场,有一支26名队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制梁场经理孙立山担任队长。由于冬季严寒,有效工期短,槽梁预制任务重。为保证项目施工生产需求,制梁场团支部立下“军令状”,提出120天完成槽梁预制。

    去年10月,正值施工节点,夜间温度已降至零下5摄氏度。突击队员们身穿棉衣,头戴棉帽,脸冻麻了,就搓一搓;脚冻僵了,就原地跺一跺,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结果,突击队比原计划整整提前9天完成施工任务。

    技术攻关是突击队的又一项任务。夜间温度低,影响梁体混凝土早期强度,突击队成立QC(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攻关小组,开展头脑风暴,最终通过避开低温时段浇注,采用保温棉全覆盖,并用暖风机供热等措施,保证了槽梁梁体质量。目前,这支突击队拥有发明专利4个,工法1个,QC技术两个。  

    “只要青年人有技术,有想法,就能受到重用,管理岗位都是需要竞聘的。”1984年出生的张金磊,从当初的实习生成长为今天项目上的工程部长。他坦言,不少企业曾向他伸来橄榄枝,但是他仍然坚守在现在的单位和项目。“这里的企业文化和竞争机制,让我们不愿离开”。

    据了解,为了帮助青年员工适应企业人才选拔机制,不久前,中铁四局团委还举办了青年模拟竞聘大赛,设置“项目总工程师”为模拟竞聘岗位,参赛选手围绕竞岗理由、方案编制、项目技术管理、青年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进行演讲答辩。

    “至今,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张金磊说,“兰新线的工作条件是苦了一点,但是再苦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张金磊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一个心愿,“等到通车的那天,我自己买张票,坐一下自己修的铁路线”。

    “不过那时也许没空,又一个项目等着我们去开工了。” 张金磊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分享到:
中铁四局:青年“铁军”是如何锻造出来的
青年读书会温暖知性上海
团情微讯
文化的深度决定学校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