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加注了生物航煤的飞机,你不会有任何不同的感觉。”杭州石化副总经理莫国红说。他在今年4月24日亲身体验了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东方航空空客320型飞机试飞全过程。
经过85分钟的飞行,飞机平稳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行过程中动力很足,与使用传统航空燃料没有区别。”机长刘志敏、周晓青这样形容使用生物航煤的感觉。“试飞加注的生物航煤部分是由地沟油转化,部分是由棕榈油转化。”莫国红说,“生物航煤是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使用生物航煤的飞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完全自主生物航煤生产技术的国家。
“地沟油”变身生物航煤
“一般而言,我们普通的航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生物航煤则是从废弃动物油脂、农林废弃物和油藻等原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发展计划处黄爱斌说,“相较于传统航煤,生物航煤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5%以上,而且可以再生,具有可持续性,有很高的环保优势。”
“中国特殊的餐饮文化每年可制造高达上千万吨的餐饮废油,俗称地沟油。这些地沟油如果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大规模回收利用,对于解决中国市场上扭曲的‘地沟油’产销现状是大有裨益的。”黄爱斌介绍说,早在2009年,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接到任务,要研发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成符合喷气燃料要求的生物航煤产品。
研发之初,石科院选择了多种原料,椰子油、菜子油、麻风树油等木本植物油,以及餐饮废油、海藻油和动物油脂及FT合成生成油等,并且研究出适应不同原料的加工技术。先后完成了原料筛选、技术路线设计和工艺条件优化、催化剂配方定型等实验室研究工作。
2011年,中国石化在下属镇海炼化杭州石化生产基地原有装置改造成一套2万吨/年生物航空煤油工业装置。2012年10月,又用这套装置以餐饮废油为原料生产出生物航煤产品。
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将原本浓稠、粘腻的油脂粘度、沸点等降低,再生为生物燃油。为了达到航煤的标准,试航过程所用燃油是生物航煤与矿物航煤按照1比1的比例调合而成。
“生物航煤的原料是可再生的,它拓宽了航空煤油生产的多样性。”黄爱斌说,“用‘地沟油’等餐饮废油制作生物航煤,可以促进‘地沟油’回收,改变‘地沟油’的不正常走向。解决‘地沟油’重回餐桌的潜在危险,从源头上解决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高成本瓶颈有待突破
2013年上半年,用“地沟油”制作生物航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人一年消耗食用油3000万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人每年消耗大量的餐饮用油。“从技术上讲,我们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再到最终出来的产品,通过数据分析,中国石化具备了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加工出合格生物航煤的技术。”黄爱斌解释。然而,真正实现从“地沟油”到生物航煤的商业化生产还存在一定困难。
“如果商业化生产,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莫国红说。首先涉及原料的稳定供给,我国目前在“地沟油”回收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地沟油”分布广、数量大,回收难度也大。其次是价格机制,高成本的负担是放在企业身上还是转移至消费者身上,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还包括市场需求,航空公司方面是否需要生物航煤,市场前景如何,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黄爱斌表示,这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目前已有31个国家确定了生物燃料调合标准,至少有19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燃料免税和生产补贴政策。
专家认为,飞机距离臭氧层的距离很近,在天上飞行时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汽车在地上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臭氧的污染要严重得多。尽管欧盟强制征收航空税引起多国反对,但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环境成为共识。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副总工程师、生产处处长陈伟军强调,未来企业的发展将取决于“碳”。目前,我国对于硫、氮的排放有明确的指标,但今后“碳”排放可能也会纳入指标之中。
即使高成本瓶颈难以克服,中国石化依然坚持研发这一项目。“若干年后,如果石油资源枯竭,今天我们投入大量成本开发的生物燃料,无疑将成为最有力的保障。”黄爱斌说,“如果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地沟油’一定会成为制作生物航煤的理想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