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晚上9点30分,“京剧黄埔军校”富连成社最后一代掌门人马禄德老人临睡前,给子女打了个电话,像往常一样念叨着纪录片《富连成社》的制作进度。得到“顺利”的消息,97岁高龄的她安然睡下,再未醒来。
她在世时致力于京剧的抢救与传承,她的心愿是“让京剧走进百姓心里”。
而不久前落幕的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以下简称“少京赛”),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京剧娃娃们雏凤试啼,吸引了超过4亿观众围坐电视机旁,让人们对京剧传承多了一分期待。
梨园记忆与时间赛跑
让马禄德老人临终前仍牵挂不已的“富连成社”,对今天许多人而言已稍显陌生。
富连成社由京剧演员叶春善创办于1904年,1948年因战乱被迫解散,是京剧教育史上公认的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深远的科班,共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庆”8科近800名学生,包括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等大批名家,梅兰芳等也曾在此搭班学艺。百余年来国家动荡,京剧却能保一脉香火不绝,富连成社居功至伟。
马禄德是富连成社第二任社长叶龙章的夫人,也是富连成社的灵魂人物之一,见证了梨园风云变幻。
时光回溯至2004年纪念富连成社创立100周年之际。一天,马禄德把儿媳、著名京剧艺术家孙萍叫到身前,将毕生珍藏的有关富连成社的全部资料郑重地交付于她,“把富连成社的遗产,挖掘、昭示于天下,让京剧走进老百姓心里。”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开始。之后数年间,孙萍带领团队整理资料,抢救性地采访了百余位尚健在的富连成社学员及再传弟子,留下约600个小时的口述历史录像,力图制作一部属于富连成社的纪录片。
600个小时口述史,让京剧的黄金时代从尘封的历史中缓缓走出。
建于明末、坐落于前门外肉市街46号的广和楼,是富连成社的演出地。和前门的广德楼、大观楼等相比,它的规模是其他戏楼的一倍。富连成社最红火的时候,这里名角齐集,观众如织,一票难求。每次演出前,身穿青衣头戴小帽的富连成社学员排队进场,戏迷们甚至能挨个叫出他们的名字。
红火的原因,首归演出质量。“戏比天大”是富连成社人恪守的准则。曾在富连成社学艺的著名武旦班世超先生现已年逾九旬,他至今记得一次演出中自己从高台下跃时突然腰间汗巾松了,正裹住一只脚,结果脚骨在落地的瞬间折断了。“我只能一拐一拐地下场,稍微休息会儿就接着上场开打!”那场景让班老先生永生难忘。他忍着剧痛完成了整套动作,直到大幕落下掌声雷动,他才昏倒在大幕的另一侧。
富连成社在历史转折点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更让无数观众钦佩不已。老人们回忆,富连成社“重义”。一位张姓银行家常来看富连成社演出,和叶春善一见如故。后来叶春善得知此人的真正工作是为辛亥革命筹集资金,深感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乃“大义道”的叶春善,便不定期把演出的包银交给他。1912年9月,黄兴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专程赶到北京感谢富连成社之义举。
一位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感叹,“梨园历史之精彩,就是再牛的电影编剧也编不出来。”
尊前贤,启后人。为了能让富连成社的“京剧记忆”流传于世,尽管制作资金严重短缺,孙萍仍带领团队将纪录片的脚本修订了数十遍,力求严谨。
传承国粹靠娃娃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孙萍,早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了“京剧教育进中小学”的提案。在她和同行的不断呼吁下,教育部于2008年下发通知,在10个省市的中小学试点推广京剧教育。今年她又提交了一个新的提案,主张在大学校园里开设京剧艺术选修课。
全社会对京剧传承的关注持续升温,京剧也正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开花——8月底落幕的“少京赛”便是最好的证明,“那么多可爱的娃娃,竟然都那么热爱京剧!”
首届“少京赛”少儿组总决赛银奖获得者、7岁的陈彦豪,自从在画书里见识了帅气的京剧扮相之后,就迷上了京剧。这个虎头虎脑的湖北娃把于魁智奉为偶像。后来,于魁智从朋友口中听说了这个“崇拜自己”的孩子,特意找到小彦豪,把他邀至国家京剧院人民剧场,悉心辅导。
“一名京剧演员,从幼年学艺到最终登台,至少需要13年时间,我们行话叫‘十三年出科’。”回想起自己幼年学艺时苦练童子功的经历,于魁智笑着往墙角一指:“靠墙倒立‘扎犄角’,一扎就是几个小时。选择了京剧就是选择了艰苦,要经受长时间的磨练。”对这些意味着京剧未来的娃娃们,于魁智既期待又担忧。
“虽然我只是个小票友,但于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格。”陈彦豪还不能完全理解于魁智的用心,只是仰着懵懂的小脸儿认真地说:“我要好好学戏,把京剧发扬光大。”
京剧娃娃萌翻无数观众,“少京赛”自开播以来收视持续飘红。有数据显示,“少京赛”的收视率最高时达0.9%以上,仅决赛第一轮的12场比赛,收看的观众便达3.8亿人,成为央视戏曲频道开播以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在于魁智看来,京剧是一门教孩子们“做人”的艺术。“京剧是德育,京剧人做不出恶事。”他坐在剧院后台的椅子上娓娓道来,“像忠孝仁爱、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文化的要义,都体现在京剧里。”
一本褪色发黄的富连成社“科班训词”,大概能让今人感知梨园对“德”的重视。训词提出了“四要四戒”的品德规范:“要养身体、要遵教训、要学技艺、要保名誉;同时要戒抛弃光阴、戒贪图小利、戒烟酒赌博、戒乱交朋友。”几十年过去,这训词对今天的青少年依旧适用。
或许“富连成社”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但通过京剧以德育人,却是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多条腿走路”破困局
国家京剧院的人民剧场,最近迎来了“新鲜事”——京剧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戏”。一连多日,演员们常在剧场里拍戏到深夜,直到每个细节都令人满意为止。
具体在拍什么,怎么拍?于魁智一脸神秘地卖了个关子:“现在不能说,找到合适的时机,我们会向社会正式宣布。总之,这是一次让经典京剧走入人心的又一次尝试。”
尽管对国家京剧院的这一“创新”暂时守口如瓶,但于魁智毫不讳言京剧需要“与时俱进”。他认为,当下京剧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前京剧是‘一花独放’,现在是‘百花齐放’。如今观众对艺术享受的要求很高,氛围、舞美、表演等样样都要求精求新。”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京剧院近来坚持“多条腿走路”,除了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复排红色剧目之外,还以观众为导向,新创排了一系列历史新剧,如《赤壁》、《满江红》、《袁崇焕》等,市场反应不俗。
在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看来,文化传承不能抱残守缺,而是要遵从艺术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现在学院的人才培养思路,已经从‘技能型’转向了‘创新型’。”
能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创新人才是培养出来了,可如何留住人才,又成了问题。北京某剧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京剧演员向记者诉苦,像她那样的普通京剧演员,年收入仅在4万元左右。“我每月只能拿70%的工资,其他30%靠演出结构工资补充——如果完不成演出任务就只能拿70%了。”在娱乐至死、人心浮躁的年代,京剧演员的坚守显得十分不易。
“京剧人才的待遇应该得到更好的保障。”周龙说,“如果缺乏保护,那人才很可能就会流向一些急功近利的产业。不能简单地以市场行为来评判文化产业!”
政策的保障不可或缺,但也不能是唯一。周龙告诉记者,在许多西方国家,其“传统文化”如交响乐、芭蕾等,由于早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故而在全民中凝聚了高度的文化自信,艺术人才备受尊崇,大大小小艺术团体也都运转良好,甚至无需政府出资支持——很多企业、个人会自觉地对传统艺术予以赞助,并引以为豪。
这似乎印合了马禄德老人的心愿——“让京剧走进老百姓心里”。赢得观众,才是艺术生命力的根本。
“少京赛”的火爆、“京剧进校园”的推广,让这个心愿离实现又近了一些。
每周一,是孙萍“最快乐的日子”,她会准时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楼,教授一门名为《国剧艺术大观》的公共选修课。能容纳200人的教室每次都挤得爆满,学生来自各个院系,甚至不乏外校的慕名蹭听者。
有个曾经只听周杰伦的姑娘,在这门选修课的期末,感叹自己永远都不会和京剧说再见了。她自告奋勇站起来剖白心声:“我觉得京剧是最狂的风、最静的海!”
不知不觉中,京剧正在年轻一代中积累着“粉丝”。作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于魁智已连续7年参与由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共同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带团赴100多所高校乃至中小学演出。
就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国家京剧院人民剧场的时候,一名就读于山东某大学医学院的女孩气喘吁吁地跑进剧场,又轻手轻脚地往后台溜。她坐了几个小时火车风尘仆仆赶来,只为一睹于魁智、李胜素等名家的真容。这个一脸青涩的姑娘说起“富连成社”竟头头是道,谈起名家唱段更是如数家珍。问她为什么?她咧嘴一笑,苹果肌一片绯红:
“很偶然地,有次在学校看到演员们唱京剧——瞬间觉得,美,太美了。”
本报记者 蔡梦吟 提供 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