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龙舟庆下元,禳灾集福保平安。保佑乡团常清吉,门厅兴旺光招财。缓缓打鼓齐心喊,齐心喊好大王船……”9月11日,记者随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一行走进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的陂下村。村口,十几位村民正抬着一个木制龙舟用江西方言念着一首《喊船歌》。
在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里,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青原喊船”,即民间求神祭神或接神送神的祭祀活动,它由请神、唱神、游神和送神等一系列活动构成。2010 年,它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喊船的仪式保留着诸多传统习俗。村里的老者先是祭拜祖先,继而随着几声轰鸣的神铳声,喊船便开始了。《喊船歌》十分古老,虽说村民念着这些古老的唱词,但在听者耳中,却像是在歌唱一般。唱完《喊船歌》,村民们便浩浩荡荡地举彩旗抬彩绘龙舟沿着整个村环游一周,其间,表演穿插舞龙、打狮、神舞、放河灯等民俗节目。
据青原喊船的一位表演者称,这一传统已有几百年历史,曾经一度失传,好在后人找到了详细记录其表演过程的文本,它才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就在距陂下古村不远的渼陂古村也有一项独特的表演——“青原渼陂彩辇”。 该项目在2010 年已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渼陂彩辇每年出游4次,彩辇包括“台辇”和“乌车辇”两种。辇状如谷桶,上小下大,方正如台,酷似汉代的“戏车”。其底座中心由一根柱子做支撑,几个儿童化妆扮成各类戏剧人物或仙佛形象,一组组分别缚于架座上,台辇一架3个人,乌车辇一架4个人,一架一个故事,如《西游记》、《白蛇传》、《西厢记》等。
民国以来,渼陂彩辇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舞龙、舞狮、花灯、花篮、彩龙船、蚌壳灯等灯彩表演,表演人数由原来数十人,增至几百人。
据参与到文化之旅活动中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介绍,“青原喊船”及“青原渼陂彩辇”同为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即通过人的表演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进而表现生活的文化遗产。这种“非遗”项目大多数都是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在江东眼中,表演艺术类“非遗”可谓是各地民俗民风的“留声机”、“放映机”,它充分地展现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历史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这些项目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很多项目都濒临灭绝的境地。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当地农村年轻人大量外出谋生、老艺人相继辞世等原因,艺人队伍青黄不接,已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的确,如今参与到表演中的艺人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甚至在一场表演中,一人要承担多个角色。如何令这类表演形式真正成为当地文化的“留声机”,并非仅凭一人之力可促成。
需要成为历史“留声机”的还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原区东固传统造像东固造像。它是该地区一项融绘画、雕刻、宗教开光仪式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
东固畲族乡东溪村委会刘家的刘节亮、刘节明、刘节旺三兄弟是这项传统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据刘节旺介绍,明朝初年,刘氏家族成员因雕刻宗教神像而名噪一方,后被帝王相中,成为御用的“雕銮匠”,刘氏兄弟目前为第53代传人。该技艺都为家族传承,传男不传女,而当地人对持有这种技艺的工匠尊称为“丹青先生”。
刘氏家族历代的“丹青先生”们开坯时完全不用墨斗弹线,而是用斧子直接劈,或用锯子锯,要留要切,把握十分准确,在当地堪称一绝。
当被问及东固造像的发展现状时,刘节旺面露难色:“以前我们的技艺不外传,现在为了让它继续传承下去,也招了些徒弟,但毕竟学的人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学习时费时费力,即使学成,这样的手工技艺作品又不像工厂流水线能大批量制作,因此,刘氏兄弟都为此犯难,但他们坚持从开坯到成像,均手工完成,即使那些要花上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造像。
刘氏三兄弟希望有更多人能来学习东固造像,即使它“费力不讨好”,也需要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中国是世界‘非遗’的一大资源国。”江东如是说,中国在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已近10年,我们已经公布了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3000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其中。
可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却有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生存、发展困境。中国文化之旅正是要探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陷入传承和发展困境的项目给予捐助。今年的文化之旅共计探访了20多项“非遗”项目,并对“樟树中药材炮制技艺”、“高安采茶戏”、“青原喊船”、“青原东固传统造像”、“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多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捐赠。
捐赠或许能解这些非遗项目的燃眉之急,然而,如何留住古老文化的“声”与“影”,依旧是个难题。
本报记者 张黎姣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