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当地时间2013年9月2日,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在医院去世,享年102岁。
科斯191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郊外的一个小镇,他的父母都是当地邮局的普通电报业务员。幼年时,科斯由于腿疾而戴上帮助支撑的铁制护腿,从而不得不在残疾学校上学。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科斯后来顺利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在22岁时获得了商科学士学位。在该校任教6年后,科斯于1951年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前往美国,并成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科斯对于经济学的最大贡献是对产权经济学的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令他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斯热爱中国,关注发生在中国的变革。2008年芝加哥大学举办的“中国改革30年讨论会”,由科斯教授用他获得的诺贝尔奖金来独自支持。在会议闭幕式上,他致辞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
科斯在1974发表《商品市场和思想市场》一文,首先提出了“思想市场”的概念。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各种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基础上的,生产的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知识,和知识相对应的要素市场就是思想市场。科斯认为,思想市场和商品市场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需要管制,也有减少管制的可能。到底什么领域要加强管制,什么领域要减少管制,科斯一贯的立场是依成本而定。
作为比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大一周岁的同代人,科斯在2012年2月发表的《中国的市场转型只是起步》一文中,从经济学家的角度回答了“钱学森之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科斯说:“钱学森之问”帮我回答了中国读者向我提出的问题,而就钱先生的问题,我却有个答案,那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
今天的中国,旨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但是,和谐——正如这两个字的中文含义所示——需要不同声音的存在为前提。来自各方不同的声音,以自由的思想市场为媒介,交相呼应,互为融合,方能共奏和谐之曲。
科斯接着说:“钱学森之问”清晰表明,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学术卓越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开放社会和自由经济不可缺少的道德和知识基础,没有这样的思想市场,人才的多样性必将枯竭。
其实,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提出“钱学森之问”时,他心中已有了答案。钱老生前曾说起,在力学所学术讨论班上,他讲完后没有人发表意见。后来他在报告时故意讲错几处,但结果仍然是冷场。究其原因,有人没有发现错误;有人听出来讲错了,但认为钱老不会错,可能自己错了;也有人听出来讲错了,但怕提出来会影响钱老的威信。比起这种学术环境来,钱老还是喜欢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的氛围。因此,他在《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回忆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利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总之,钱老在上述谈话中已表达了自己的答案:一个开放、包容的思想交流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