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需要填表格,我对职业一栏都很敬畏,到底该填什么好呢?通常笔尖就在那个地方迟疑着。作家?又没有作协认证。写手?这词感觉不太正经,好像为了写点儿什么能出卖一切。后来只好写上,自由职业。一般收表格的人看到这个词,眼神总归不太对头。
在大多数人眼中,自由职业就是没有职业。不能说别人眼神不济,而是自由职业实在是个太宽泛的概念了。当年去大理,认识了一群小伙伴全都是自由职业,阿三摆地摊,阿四给人算命,阿猫承接点儿旅游业务,阿狗说某某客栈有他一份股。这群人和所有古镇闲着发呆的人一样,是最正宗的无业游民。没有人说得清楚他们靠什么活着,但他们就是一天比一天活得更滋润。自由职业的自由二字在这种地方被放大到极致,想干就干,不干拉倒。
但一回到大城市,假如你能做个堂堂正正的自由职业者,一定有不一般的勇气。城里的人远没有古镇那么浪漫,倘若某日邻居发现你没出门上班,肯定会好奇地询问:今天休息?
你要说你从来不上班,邻居整个人都精神了。他好奇,好奇你为什么不上班,也好奇你在家到底弄些什么,最好奇的是,这份自由职业能赚多少钱。
朋友是个甜点师,她觉得在西餐厅工作太累,辞职回家打算自己开工作室,一开始先向亲戚朋友卖卖蛋糕,做大了就接手酒会甜点业务。她有一个亲戚,非常好奇这蛋糕的成本问题,专门跑去她家看她怎么做,问黄油多少钱,面粉多少钱。这亲戚自己算了算,有点晕,终于开口问:这个蛋糕成本多少?朋友笑说:还好,肯定没有面包房的贵,但我用的是动物黄油,稍微贵点儿。亲戚听了很不高兴:那你卖这么贵,你赚得蛮多嘛。
人们总认为自由职业者的人工,不算人工。比如你在家做衣服,你就该按成本价给我,你在家做设计,随便帮人设计个图案易如反掌,而我这种码字工匠,则有十分义务指点一下亲戚孩子们的小学作文。
反正你待在家里,反正你闲着。
电视剧《辣妈正传》里,一个炒股专家,因为在家工作,于是责无旁贷地看起了孩子。哪怕他再三跟夫人强调,我也是要工作的。强势的老婆依旧认为:既然你在家,你就该付出。单身的还好,但凡结了婚,他们的境况无一例外更加坎坷。
这个人就算在家有十二万分忙,比办公室里打游戏刷淘宝的上班族工作多上一倍,他依然摆脱不了“闲人”的定位。拜托你顺便做个饭,顺便拖个地,顺便接个孩子,各种命令纷至沓来。你要说一句忙,对方总能找到你歇一口气的空档问:忙完啦?
最要命的一点是,忽然某一天一个人跳出来语重心长地跟你说:你呀,什么都好,就是没个正经工作。
于是赚再多钱、有再多满足,瞬间还是沦落成了一无是处的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