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时,见过一个很会打毛衣的男生。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印象深刻,他的手指上下翻飞,穿梭于棒针与毛线之间,实在灵巧极了。
但让我佩服的不是他的手艺,而是那分气定神闲的态度——能够在嘈杂的宿舍中,安坐于自己的世界,对周围的诧异不管不顾。
“男生居然打毛衣?”我们都很不可思议。当时还没有“娘炮”这个词,但大家也都对他下了相似的定义。那时的我涉世未深,读书不多,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多样,因此,我的态度跟旁人一样。
当时,一些女同学的理想是毕业之后回归家庭,相夫教子,但敢于承认的也不多。因为别人会批评她:“你家供你上大学,就是让你当主妇吗?”男生想回归家庭的,我根本就没见过,哥儿几个一致认为,自己绝不可能寄情于做饭、带孩子这些婆婆妈妈的琐事。谁要敢说以后的理想是回家伺候老婆带孩子,估计会被嘲笑死吧。
但人总是会成长的,生活也是慢慢品味的。经历了几年职场江湖之后,我歇了一段时间。这段日子里,我在家做饭、扫地、洗衣服、养花、健身,进而发现,这种从容不迫的居家生活也蛮不错。
刚开始做饭时,我只能做些最初级的伙食,比如蛋炒饭之类。一个月后,我就可以做一大桌子菜了。在搞家务时,我会合理地分配时间。有一天,在老婆中午回家之前,我完成了买菜、做饭、清洗空调、拖地几件事,让她佩服得无以复加,这种满足感,就跟上班时被领导表扬一样。
更美妙的是,每个白天,都是我一个人,永远不用跟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我做的事情很琐碎,但内心极为平静。和叱咤风云的职场生涯相比,这种像白开水一样平淡的居家生活毫不逊色。在我眼里,水池里堆积的餐具,阳台上晾着的衣服,都充满了蓄势待发的美。
也许,不少男人都是居家过日子的能手,但迫于社会角色分工,只好去职场打拼,时间太久,他们也就认同这种角色分配,进而屏蔽了自己的居家能力。
而我在居家的日子里,却可以不断地开发自己。我甚至报名参加了一个中医培训班,想法很简单,以后可以帮家人按摩。
然而,好日子不长久。我本以为,也许在带孩子方面,我也有很大的潜能。但还没尝试,我就被勒令去上班。其实,我媳妇还是支持我的,她乐于回家就有饭吃,看到我把房间打理得整整齐齐。她网购了很好的厨具,这样我做饭就更顺手,但是,我们两家的大人,实在看不懂我这是在做什么。
总之,我被迫重返职场。穿上久违的衬衣,跟锅碗瓢盆作别,我看着地铁站前乌泱乌泱的人,一头挤了进去。没办法,尽管我喜欢居家,但作为男人,只能做更大的事情。
在地铁上,我开始想念那个打毛衣的男生,我觉得他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