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周慧 记者王磊)近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夏娜教授及其团队,依托教育部重大专项预研项目,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Ⅱ+惯性测量的山体滑坡灾害监测系统”,可对山体进行24小时实时变形监测,智能评估其安全状况,并对可能的险情进行提前预警,有效实现避灾减灾。
山体滑坡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甘肃、青海、云南等地发生的山体滑坡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体滑坡发生突然,破坏力大,但是多数山体滑坡的发生会经历较长的“生长期”。对山体从蠕动变形、缓慢变形、匀速变形、加速变形、临滑剧变,直至滑坡发生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是预防山体滑坡灾害的主要途径。
而目前我国采用的激光测距仪、伸缩仪、土壤湿度仪等山体滑坡监测方法和系统,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位移检测精度差、难以反映出山体整体的变形、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等缺陷,监测效果难以达到要求。
“北斗Ⅱ+惯性测量的山体滑坡灾害监测系统”创新性地融合北斗Ⅱ高精度定位技术、GPRS无线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在山体关键点布置的高精度监测设备,捕获滑坡早期的缓慢、匀速变形数据,自动分析山体的整体变形,并进行推理和预警,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
该系统在山体表面关键点布置的监测设备,采用北斗Ⅱ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对地表位移的监测可达到毫米级精度。同时,研发的惯性测量装置可以像种树一样进入山体内部采集地下位移数据。同时采集的地表与地下位移数据可以反映出山体整体变形,并通过GPRS模块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实时发送到远程监测中心,监测中心的软件采用智能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和预测山体的整体变形,在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时进行预警。
据介绍,该产品除了应用于山体滑坡灾害监测外,其关键技术还可以用于大坝变形监测、大跨度桥梁变形监测、建筑地基的沉降监测等领域。目前,该系统已经应用于陕西和湖南省境内高速公路的高边坡滑坡监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