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中国纪行(之一)

未知之地

(下)

晋永权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11日   12 版)

    二十世纪30年代早期,斯诺游历至昆明,看到这个边疆城市有着旧的城墙,色彩斑斓的格调,美丽的自然环境也让他陶醉。但某一天,当他驻足城门口向远方眺望时,却悲从中来:“远山如黛,那里是资源丰富景物优美的地区。景色怡人,只是人看起来好像是毫无价值似的。”

    刚到中国,斯诺受聘《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在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孙科亲自安排下,惬意地享受了为期4个月的旅行:“只要那八千英里铁路线可到之地,我都去了,并且极尽豪华和舒适之能事。”从宁波到汉口,从南京到哈尔滨,从北京而长城而东北而朝鲜,铁路线上重要的城镇,斯诺都到过。他勤奋写作,记述铁路沿线一切吸引游客的景致,彼时的中国旅行社甚至把他这些文章拿来当做“宣传品”使用。斯诺度过了一段“大受启发”和“几乎完全愉快的日子”。

    1936年之前,斯诺游历之地,就是放到今天也可称作精品豪华游线路。他到过长江下游和大运河沿岸几乎所有名胜古迹,太湖上的岛屿,西湖上的佛寺和宝塔,扬州的渡桥和马可波罗像,有“中国威尼斯”之称的扬州水道、游船和歌女,南京的大明城墙、中山陵与雄伟的紫金山等。

    转道北方时,登泰山,拜孔庙,游孟子故里,到达北平。在长城外,他又继续在南满铁路上旅行,至沈阳、哈尔滨等地。在随后中国大规模战乱到来之前,斯诺度过了一段足以让人羡慕的好日子。

    斯诺笔下,这一时期的北平城雍容华贵:

    “这个城市有着金色的屋顶,大理石祭坛,青澄澄的墙壁,绿树掩映的寺庙和宫殿,高大的刺槐,以及完美的树景。”

    虽然沉浸在这般美好的境地中,但斯诺认为自己“一生中的一个觉醒点”,在初到中国的1928年年底已经完成。在中国西部萨拉齐(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他亲眼看到数以千计的儿童死于饥荒。这场饥荒一共吞噬了西北部500万人的生命。这一现今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上不见踪迹的事件,令他毛骨悚然,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把这与纳粹集中营毒气室灾难相提并论。

    其间,斯诺有幸得到了一份“游历记者”的职位。美国统一新闻协会要一个没有结婚的人,这个人可以自由地在亚洲各地游历,不必理会日常新闻报道,只要报道游历经过地发生的事情就可以了。虽然这个职位的薪酬较低,但斯诺还是欣然接受了,因为这给他提供了学习的时间和自由旅行的机会。

    漫游,使得斯诺可以细密地观察眼前这“非常年轻的中国”。

    随后,斯诺在“无论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凌驾全国之上”的上海工作,他对这个城市的认知与北平大为不同,因为这与那浮光掠影的愉快生活方式大相径庭。

    “上海已经变得臃肿而腐败,很快就要为过去付出惊人的代价。”斯诺继续写道,“非常旧的事物和非常新的事物之间的奇异对照,地方场所的极端难看,以及直言不讳钱就是一切的鄙俗,所有这些,都使我感到迷惑和诧异。”

    斯诺还把北平与上海居住的外国人进行了比较。居住在北平的外国人大多是对中国有兴趣的研究者或学者,纯粹为了赚钱的人比较少,而上海的情形却完全相反。

    在中国居住了13个年头,到1941年离开时,斯诺已由最初的兴奋、好奇,转而疲惫、厌倦,有关这里的事情,他知道了太多“严厉的事实真相”。离别之际,对于中国,斯诺有话要说:“在年轻人的热情、理想和堕落颓废、以白眼看待人生的老年人之间,不可能有妥协的余地,在富有者和一无所有者之间,在右派专政和左派专政之间,不可能求得一致的余地。”

    根据斯诺的观察,日本人入侵,并没有平息这内部之火,而是助长了它,并使之蔓延开来。他悲观地预测到,这内部之火,会燃烧许多年,会比抗战本身持续得更久。而此时的斯诺还意识到,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绝对不会宽恕他说出这些真相来。

    但,真的要离开时,斯诺却心情沮丧。在香港,他无精打采地登上飞机,沉浸在忧伤与孤独之中,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感到厌倦。“我的躯体是在飞机上,但精神却留在了中国。”这13年,亚洲是他的家,而自己的祖国——“美国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回到美国后,斯诺到了亚利桑那州一个大牧场,不干事情,只是吃饭、骑马和睡觉,中国的一切都抛之脑后。“一天早上,当我醒来时,我再次成为一个无恙的人了”。

    补充了新鲜而又有营养的食物过后,斯诺投入到“新的动人生活”中去了,而这被他称作“第三种生活”,一种不同于自己先前的美国生活,当然,更不同于在中国的那些日子。

晋永权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0月11日 12 版

谁的科研成果可以当路标
鲜为人知的抚顺战犯管理所
未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