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中小学生期盼“中国好作业”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讨厌“作业”本身,而是讨厌没有质量的作业

本报记者 周凯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12日   03 版)

    国庆长假,很多中小学生并不能痛痛快快地玩上7天,而是要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对于作业,学生和家长们是什么态度?学生们喜欢什么样的作业呢?

    日前,由上海教育新闻网和《上海中学生报》发起的2013“中国好作业”活动落幕。为了了解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作业状况,“中国好作业”活动主办方专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网上调查,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15名中小学生和210名家长填写问卷,调查结果引人深思。

    近半学生觉得作业量太大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学校布置的作业表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比例总计为64.66%,家长对学校布置的作业表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比例总计为64.76%。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学段越高,对作业表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比例越低。

    “如果你喜欢学校的作业,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中选择“老师精心进行作业讲评”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作业少而精”和“作业形式新颖”。这说明,对于每天必须完成作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作业的精心讲评。如果教师不重视这一环节,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作业的喜好程度乃至学习兴趣。

    “如果你不喜欢学校的作业,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和家长的回答不尽相同。就学生来说,选择“作业量太大”的比例最高,达到46.55%,其次是“作业形式单一”;就学段来说,年级越低,反映“作业量太大”的比例越高,这说明,低年级学生对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有更强烈的呼声。而对家长而言,则首选“作业形式单一”,其次是“作业量太大”。还有一些家长提出,很多学校布置的作业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牵扯了过多精力,这让他们感到负担较重。

    孩子课业负担重,来自家庭的“加码”现象也不容忽视。调查中,48.35%的学生表示,除了学校里的作业,家长还会另外布置作业。50.48%的家长也承认,会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其中,给初中生布置“家庭作业”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小学生家庭和高中生家庭。

    一份好的“作业”,学生和家长最看重“提高能力”

    “今年暑假,你学校布置的作业最主要有哪几种类型?”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回答“书面作业”的比例最高,为83.11%,然后依次是“复习或预习教科书”、阅读课外书籍、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的比例最低,为29.13%。

    当被问及“你最期待学校给学生布置怎样的作业”时,学生首选“动手操作类作业”,其他依次是“社会实践类作业”、“创意设计类作业”、“知识拓展类作业”、“知识巩固类作业。家长则首选“知识拓展类作业”,之后是“社会实践类”、“动手操作类”、“知识巩固类”,“创意设计类作业”排名最后(13.33%)。

    “一份好的‘作业’,你最看重什么?”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和家长的回答高度一致。44.66%的学生和51.43%的家长均首选“提高能力”,选项比例最高;其次是“增长知识”,分别有30.49%的学生和28.57%的家长选择;还有18.83%的学生和15.24%的家长选择“好玩有趣”。这表明,对于一份好的“作业”,学生和家长的态度较为理性,并不盲目追求作业的趣味性,而是更重视作业的内涵。

    在上海格致中学高一(8)班的杨亦辰看来,高质量的“好作业”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她说,进入高中后,每个假期都会有老师推荐的书目,比如龙应台的《看见》、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这让她读的书不再仅限于初中时的儿童读物,视野变得更加广阔。杨亦辰说,这样的作业,她非常乐于完成。

    上海奉贤中学潘舒圆同学的话同样发人深省。她说,自己眼中的“好作业”,是抛开那些浪费时间的,比如抄写;是针对各个生命的独立体,每个人有所长有所短;是松紧有度的,不是考试前高强度的练习;是带有探索性的未知,是枯燥中萌生的乐趣。

    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讨厌“作业”本身,而是讨厌没有质量的作业。“为何我们讨厌作业?因为我们觉得它做不做没有区别。真正好的作业是做完后能得到一些感悟,能在作业中看到今天收获了什么,而不是一遍一遍地写概念。”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六(3)班的孙烨婷在网上发出感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周彬分析说,一些质量不高的“作业”、“神题”被学生频频吐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师并未对作业精挑细选。如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对于作业的考核机制、考核要求并不多,这会导致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重数量、轻质量。二是不少作业的设计仍然停留在“为了考试而作业”的功利层面,这就使得作业往往缺少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缺少让他们深入思考的空间。 

    “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当务之急是取消单一模式,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周彬看来,还学生以作业的选择权,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将枯燥的“作业”变得更“多样”和“有趣”。

全国人大正抓紧修法促科技成果转化
万钢:我国创新项目研究无一能持续十年以上
中小学生期盼“中国好作业”
清华大学要打造中文开放在线课程平台
天津:公租房向成年孤儿开了扇窗
“寒门部长”温情讲述奋斗的青春
中国梦就是咱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