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前,在东北的边陲地带,一块块荒芜的土地等待着被挖掘。一批青年响应垦荒的号召,开始了一段光荣而艰苦的征程。
如今,历史的年轮已经滚过58个春秋,因为一代又一代垦荒人的坚守和传承,这里由“北大荒”变成了为全中国输送粮食的“北大仓”。
位于这片黑土地上的共青农场,传承着三代人的垦荒精神,萦绕着三代人剪不断的黑土地情结。
筑梦北大荒,荒野变良田
中国黑龙江边陲小城萝北县境内的共青农场,所到之处无不显现出一个新兴城镇的活力与朝气。
殊不知,这里50多年前只能算是“凤鸣山下的狼窝”。一群青年的来到,使这片土地的命运就此改变;这群人,也就成为了黑土地当之无愧的拓荒先锋。
“告别母亲,背起行装,踏上征途,远离故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首歌曲《向困难进军》鼓舞着中国各地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5年,虽正值新中国解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国家建设热潮,国民经济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当时年仅19岁的天津青年杜俊起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家人吃饱”。
共产党的政策为他们一家解决了吃饭问题,杜俊起一直心存感激,“也想着为人民做点什么。”然而天津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始终让他觉得有劲没处使。
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向青年发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时,杜俊起觉得“心里沸腾了”。
想着要为祖国献出青春热血,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天津青年垦荒队,向北大荒“进军”。
从1955年8月到1956年9月,全国像杜俊起一样的青年共有20万人,他们纷纷从各地奔赴黑龙江加入垦荒队。
从无到有,从荒凉到热闹,开荒的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垦荒一代的马淑清回忆初来北大荒的情形:“到处是野狼、狍子,身边是各种沼泽地和次生林”。应付成群乱跳的狍子和狡猾的孤狼都是“家常便饭”,到夜晚身边尽是“鬼哭狼嚎”。
没有井、没有能御风的草房、没有足够的粮食,长期不能洗澡换衣服……“队花”马淑清只能忍受头上的虱子。而整天艰苦的劳动后最大的奖赏就是冻白菜、冻萝卜伴着玉米面。
“守着大粮仓,自己也是要挨饿。”这样的觉悟在第一代垦荒人中司空见惯。丰收的粮食是国家的,队员们只能吃糠和玉米面。
如今,生活在共青农场上的第一代垦荒人已过70岁。他们从各个地方来到萝北县,依靠着信念坚持留在了北大荒这片黑土上,并最终选择“做永远的北大荒人”。
“想过落叶归根。”杜俊起在退休后有过回家乡天津的想法,并亲自回天津呆了5个月。“已经呆不习惯了,谁也不认识.”原来的家乡在心中的印象和依恋早已淡化,这片黑土地记录了他的青春和热血,早已成为他永远的家乡。
如果被问起是哪儿的人,杜俊起总坚定地答道“东北人”,眼神一如19岁决定“闯一闯”时那般坚定。马淑清也说,百年之后,她要葬在北大荒。
人们常说,是老垦荒人开辟了北大荒,他们的精气神已经深深地播种进这片黑土地,生根,发芽,茁壮地传承下去。
梦想守护者:共青城永常青
共青农场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肩负着两代人的梦想,坚守在北方的沃土共青农场,挥洒着自己无悔的青春。
他们便是如今共青农场的中流砥柱,当地人口中的“垦荒二代”。也许他们的故事并没有上一代的传奇生动,也没有下一代人的多姿多彩,但他们却用无言的坚守渲染了共青城的今天。
徐文新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共青人。他见证了自己的父母这代人为共青城建设的辛苦,亲眼目睹了共青农场一天又一天的变化。
在他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重再加之家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徐文新每天放学后都要挖野菜供一家人充饥,家中的农活家务他更是首当其冲地承担,每到冬天时,他还要和年幼的弟弟上山捡干柴为一家人取暖。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吓倒徐文新,相反更加坚定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高中毕业后的徐文新却没有去他一直向往的拥有美好生活的大城市打拼,而是留在了共青农场成为了第二代“垦荒者”。问及原因,他说,共青农场是他父辈人一生的心血,他想要守护在这里,将他们的事业传递下去。就这样他放弃了回山东老家的机会,放弃了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脚踏实地在这片黑土地上耕耘,没有怨言也不曾后悔。
“共青农场能有今天的规模,都是靠老一辈人的努力换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他们建造的家打造得更好。”这是徐文新反复说的话,也道尽了他对工作的认知和担当。
为了能够更好地守住父辈人建设的地方,徐文新从没有懈怠过,无论是在过去的生产队工作还是如今在农场机关工作,每一项任务他都积极完成。努力工作的同时,他也不曾忘记学习,常常利用空余时间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充实自己。因为在他心里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父母一生的心血。
如今的共青农场像徐文新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而在他们这些“垦荒二代”的心中共青农场的建设不仅仅是对梦想的追求,更是对老一辈垦荒精神的守护。
如果说老一代的是北大荒上的筑梦人,他们便是这片黑土地上的守护者。
朝气代暮气,智慧造新城
共青农场发展到现在,历史的年轮已经滚过58个春秋。如今,“垦一代”已住进新建的小洋楼,安享晚年;“垦二代”有的也已经退休;“垦三代”担起了建设农场的重任,活跃在农场的各个角落。他们敏锐地看到了农场的发展机遇,继承了父辈的优秀品质,用自己热血和激情赋予这分品质新的内涵,实现他们内心的中国梦。
凤鸣东区居委会主任徐春玲就是一个“垦荒三代”。她深邃有神的大眼睛闪动着清澈的光,讲话底气十足,举止间处处体现着东北人的豪爽。她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便注定与这片土地密不可分。
她曾是共青农场场院班的主任,也曾担任社区小组长,后来慢慢做到居委会主任。一讲起工作,徐春玲便滔滔不绝,在场院班的时候,她常常需要扛麻袋,每天将农场职工上缴的粮食卸车装车。“在北大荒干活不分男女,每个人的活都一样!”她认真地解说道。
担任居委会主任,更意味着要与繁杂琐碎作漫长的斗争。办公室的那台电话与所有住户联网,方便为空巢老人提供帮助;端午节、三八节、五四青年节还要组织参与各式各样为丰富居民生活开展的活动。
徐春玲每天周转于各种社区事务中,忙得常常来不及给家人做饭,常常忘记接听闺女电话。徐春玲坦言:“跟以前比起来,现在的条件真的好了很多,但是每一代人的工作都有每一代的累法,我也会累,但我更害怕闲下来!”
或许是因为从小扎根在这里,徐春玲对农场的感情十分深厚。她也曾去过大连等气候怡人的海滨城市,却还是觉得只有这座小小的农场才是自己的家园,到哪里去都不如在家好。
正是心中怀着这样一分对家园的热忱,正是看到了农场崭新面貌下的历史机遇,像徐春玲这样的“垦三代”选择一直留守在这片父辈艰苦开垦过的黑土地。
为了发展父辈们艰苦开垦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垦三代”们也用自己积极创新、锐意进取的新潮思想不断赋予这分精神新的内涵。
现在的农场环境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给予青年一代的机遇越来越多,这里将是更大的一块发展平台。“每一代国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个中国梦,展望自己的中国梦。”徐春玲说,“我们这一代人在想法、做法上与老一辈们是全然不同的,我们会更多预想未来工作的发展,但北大荒的精神始终在,这是所有‘垦三代’人能够坚守下去的内心所在。”
传承与创新并存,这是垦荒三代人赋予北大荒精神的新的内涵,也是在中国梦蓝图下一幅徐徐展开的崭新画卷。他们与父辈一样在这片黑土地上播种下青春与热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分新的精神定能长成参天大树,荫蔽共青农场的家家户户,子子孙孙。这是热血的中国梦,这是创新的中国梦,这更是属于垦三代充满机遇的中国梦。
(华中师范大学 曾师斯 东北农业大学 孙扬 南京农业大学 杨增 河北大学 罗丹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