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足迹遍布近30个城市,寻访100余名垦荒老人,收集到近3600件馆藏文物。从2011年10月起,石俊林就开始忙着为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搜集文物、征集文献。
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项繁琐的工作?石俊林和共青农场的领导经常面临这样的询问。石俊林的答案是:“因为这些物品承载的不仅是老队员们的光辉岁月,也承载着上个世纪‘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信念下有志青年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的优良品质,更承载着‘忠诚、奉献、创业、拼搏’的青年志愿垦荒精神,我们能做的就是传承与发扬。”
如今这座位于黑龙江共青农场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已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石俊林就是筹备这座纪念馆的核心人物之一。
石俊林说,老物件上凝聚了那个时代的精气神。说起收集的种种老物件,他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在纪念馆的展厅里,一件依旧崭新的羊皮袄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这件看似普通的羊皮袄的主人是当年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杨华。而它能出现在纪念馆里,全凭石俊林的奔走收集。
2012年2月28日,作为纪念馆筹备核心人员之一的石俊林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所民宅中见到了杨华,杨华对文物征集的事情很支持,就将这件羊皮袄无偿捐赠给纪念馆。
“这件羊皮袄是杨队长1955年来北大荒之前在北京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皮袄,虽然几经翻面,但是羊皮始终是最初的那块,它陪着杨华在农场耕作、生活近50个春秋,意义非凡,成为纪念馆的亮点之一。”石俊林说。
石俊林出生于共青农场的军垦家庭,是标准的“垦二代”。受父亲的影响,他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农场里干了10年基层宣传工作,7年农场工会主席,两年副场长,“因为比较喜欢新闻和历史,曾经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场里原来就让我来负责纪念馆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才和这里结缘。”
两年前,作为退居二线的老职工,石俊林放弃悠闲的生活,单枪匹马地干起了纪念馆的筹备工作。
从那时起,《共青农场志》就没有离开过石俊林的身边。这本书他阅读了不下30遍,之后从中寻找到纪念馆建馆思路和主题。花了整整一个月,共青农场的发展脉络在他的描绘中逐渐清晰了起来。
“基本框架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填充工作了,最重要的是让纪念馆标的有血有肉,而纪念馆的血肉就是曾经陪着老垦荒队员一路走来、见证着农场发展的文物、文献,之后我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这些老物件的收集。”石俊林向大学生记者介绍道。
2011年10月23日,共青农场下发了《关于征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文物、文献工作的紧急通知》,活动很快得到了老队员们的支持,但是既有的文献资料和文物远远不能满足3000多平方米的展馆需求。
“为了丰富展馆的实物资料,我们必须走访那些对农场大有贡献的队员,听他们讲故事,让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料。”石俊林开始辗转于北京、天津、江西共青城、哈尔滨等近30个城市,寻访上百名老队员。
文物征集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很多老队员的家里,石俊林去过很多次,最多的甚至达到15次。石俊林的真诚感动了许多老人,才使得他们忍痛割爱,才有了现在人们在展馆里看到的数量如此庞大的珍贵史料。
除了搜集物品,石俊林将空余时间全部放在给纪念馆装订展板、摆放物品上。在展馆的一个拐角,有两个硅胶人在深冬的白桦林间伐树的情景,硅胶人身上穿着的羊皮袄正是曾经垦荒的老队员穿过的。年代久了,皮袄右边的领子已经磨蚀了。为了美观,石俊林特意设计了一下,让队员右肩扛着树木,帽檐稍微倾斜,“这样情境的视觉冲击力远远超过原貌”。
展板订好了,物品摆好了,8个展厅之间过渡的壁画内容却难倒了石俊林,“为了让各个展厅独具特色,我们特意在2012年11月份召集老队员代表,想着看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超出石俊林预料的是,这些老队员带来了惊喜。“虽然他们来这里都是拓荒的,做的工作差不多,但是他们会因为身份和到来时间不同有了独特的地方,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军垦庄修路、河北庄机械化生产等不一样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同样的垦荒情,石俊林用自己的简单行动拾遗垦荒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石俊林告诉大学生记者:“等到纪念馆正式开馆时,我们会邀请那些老队员及家属一起‘回家’,我能想象他们看到这座纪念馆时激动的心情,到时候我们又会得到一大批‘有故事’的宝贝。”
山西大学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