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纵深

挑战杯新规挑战比赛病

如果一件作品参加完挑战杯就到头了,这件作品也高明不到哪儿去

本报记者 邱晨辉 陈竹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18日   T01 版)

    标题也许像骗人 试验的突破也能被评委挑出来

    于海洋是幸运的。如果碰到个不懂行的人,他没准儿一早就出局了。因为他的参赛题目《从含钛电炉分渣制备六钛酸钾纳米晶须的研究》,和上一届师兄的《以微波水热法从含钛电炉熔分渣中提取钛的新工艺》——这个已拿到全国挑战杯三等奖的题目过于相似。

    经过几位评委对项目的耐心“发难”,于海洋收到了“项目很好”的评价。

    事实上,于海洋大二刚接触这个题目时也有些困惑,“已经参过赛的项目再拿过来做,不是骗人吗!”

    把实验温度从800℃升高到900℃,再到1000℃,最后扩展到1100℃时,于海洋才开始意识到“这真是一个全新的题目”——毕竟,师兄的试验才做了20组,而他的团队做了100多组,每组近20个小时。

    此时,他已经大三。试验的过程让他意识到题目尽管貌似差别不大,却能在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上突破原有架构,并在实际应用中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个20出头的大学生举例: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个给人类发明“灯”的是谁,却记住了第一个找到钨丝、并能让灯泡点燃1200小时的爱迪生。尽管煤气灯或是瓦斯灯带来了光亮,但这并非人类想要的创新,一旦漏气或堵塞就会出事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于海洋的师兄扮演的就是前者,而他所做的就是类似爱迪生的工作。

    诚然,谁都不否认走出“第一步”和“最后那一步”同等重要,但在追逐奖项时,人们判断创新的标准似乎模糊起来,一些打着创新旗号,却只是换了个题目或是框架,本质却和往届无甚区别的项目混了进来,低效、重复,很难有所突破,或转化。

    就在于海洋参加答辩前的决赛新闻发布会上,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杜汇良便直斥了这一现象,紧接着他在现场对外宣布了主办方对赛制做出的一个重大调整——增设累进创新奖。

    由于是第一次开展评选,组委会对累进创新奖的金奖获奖数目没有硬性规定,“1个也行,10个也行,都是评委说了算,但评得上的,一定是立得住的。”杜汇良说。

    挑战杯拒绝低水平的伪创新 好项目需要持续地研究与推进

    前沿探索讲究“十年磨一剑”。科技部部长万钢最近痛心地透露,我国还没有一个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能持续到10年以上。我国科学家应潜心研究拒绝功利。这些高校、科研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挑战杯也敏感地发现了。

    “我们绝不希望一件作品参与比赛,获了奖,就画上了句号,这是大错特错!如果一件作品参加完挑战杯就到头了,这件作品也高明不到哪去。”在杜汇良看来,像苹果公司这样的世界级创新企业,都是持续地、阶段性地推出创新产品的;获得诺奖的项目,也都是多年持续研究的结果。而在往届挑战杯中,他也确实发现了不少作品,是在持续几年、十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做出新的成果的。一件作品如果通过比赛获得了肯定,就应该在其基础上创新、再创新。

    杜汇良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这也给社会上释放一个信号,希望大学生在往届作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不是重复、低水平伪创新。”     

    中国芯邓中翰讯飞刘庆峰都是在持续钻研中取得的成功

    这一风向标正在逐步被高校师生所认识。

    尽管累进创新奖的评选并不计入参赛学校的总分,但这丝毫不影响学生高涨的热情,最终共126支学生项目角逐这一奖项。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只要是好的项目,我们都愿意持续支持。”哈尔滨工程大学团委副书记郭峰说。

    清华今年报送参赛的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u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该项目的负责人周梦宇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一名研究生,2009年,当这个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特等奖时,他还只是一名大一的本科生。

    持续支持,不仅利用现代计算机代数系统将人们从手算过程中解放出来,更是把包括周梦宇在内的学生在项目中培育了出来。

    而这正是设立累进创新奖的更为重要的诉求,也是挑战杯举办伊始就高举的旗帜——培养创新人才。

    拿出中国芯的邓中翰、推出讯飞输入法的刘庆峰,这些从挑战杯比赛中走出来并在科研道路上表现不俗的创新型人才,都曾持续关注某一领域并深入研究。

    近几年的大赛参赛选手和项目,也验证了这一点。郭峰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他们学校设立了一个名为多功能助行康复机器人的科技项目,2009年这一项目获得当年挑战杯全国一等奖。时过两年,哈工程的学生们在既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功能,并将其送到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手里。

    郭峰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的培养和支持,并非一蹴而就,通过那些持续支持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项目,不仅能催生一批优秀的基础前沿研究,孵化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技术,还可以让学生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逐步探索的切身感受,从而将科技创新赛事真正落实到人的培养上。

    挑战杯不是少数人的盛宴

    今年挑战杯决赛现场宣布的另一项机制,即跟踪培养机制,其根本目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据杜汇良介绍,这一机制意在建立获奖作品及学生数据库,通过共青团和其他主办单位的力量,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个人或团队进行动态跟踪培养,提供持续辅导帮助,促进“挑战杯”人才培养效应的进一步显现。

    “现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一个‘实现’的体验,将来,他们不论是在科研还是在其他岗位上,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就能直面挑战,不会打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少萍教授说。

    当然,这一前提是“体验”是真实的,学生富有兴趣的,而不是为了完成某个导师的子课题,或是在前辈师兄师姐获奖项目的基础上新瓶装旧酒。正如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项目指导老师周翔在现场告诉记者的,“千万不要因为任何的比赛或活动,给学生留下‘原来科学研究也就这么回事儿’的印象,那可是要毁掉一茬人的。”

    挑战杯不是少数精英的盛宴,而是一场大学生群体的嘉年华,杜汇良说,“在短期的参赛作品中凸显出来的恐怕是少数的天才,持续的高水平创新则会产生更多优秀的人才。教育不是培养天才的,而是要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样才能实现人才辈出的中国梦。”

    (摄影:赵迪)

挑战杯新规挑战比赛病
“中国式创新”大爆发枕戈待旦
不能漏掉真正有潜力的学生
挑战杯不只是10月的挑战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