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文学期刊发行量呈普遍下降趋势,《小说选刊》的发行量却不断爆出逆袭的消息:2010年,10万份左右;2011年,11万份左右;2012年,14万份左右;2013年,15万份左右。本报记者深入《小说选刊》杂志编辑部,探究其发行量逆袭要领。
问:时尚界有些杂志装帧高档,发行量奇高;有些文学期刊也装帧高档,一看就很高端,为什么却反而销售不动?
答:不少人认为:“拿一本《人民文学》、《收获》杂志,怕别人说我装文艺,而拿一本《小说选刊》却觉得很合适。”也有人认为:“《小说选刊》质量不错,但为她的装帧不时尚感到遗憾。”《人民文学》、《收获》杂志都是目前我国发行量最高的几家文学期刊之一。现在的文学期刊市场,也存在一个市场细分的问题。装帧既与成本挂钩,也和刊物定位、主旨有关。《小说选刊》希望以一种朴素的、接地气的面貌,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贡献最好的作品。因为毕竟“内容为王”。
《小说选刊》靠的是“内容为王”的法宝,永远不会降低入选内容的标准来伤害我们的读者,降低小说质量不能让我们的发行量增长。无论是小说评奖还是改编成影视作品,《小说选刊》选过的作品都很多,“内容为王”永不过时。
问:《小说选刊》从哪些方面着手,做到“贴近读者”办刊?
答:追求小说的可读性和贴近读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读性,既不是一个褒义词,也不是一个贬义词。可读性指的是,杂志的内容和读者定位是契合的。
要贴近读者办刊,刊物要有明确的读者定位。即,一个办刊人,要知道自己的读者是什么样的读者,对他们的接受习惯、审美趣味、关注点等都要了解——对“艺术性”的看重是我们刊物读者的特点之一。种种调查信息和反馈,明确了我们的读者是一群希望读到中国最新、最佳小说的人。因而,要提供那些体现了创造力、洞察力、生命力,现实性、人文性、独特性的中国好小说。中国每个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的小说大约有1000多篇,我们选择其中的10多篇,真正为读者百里挑一地选小说。
问:在《小说选刊》的办刊理念“现实观照、人文情怀、独特视角、中国气派”中,“现实观照”为何排在首位?
答:仅就发行而言,“现实观照”确实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关注点。今年作家方方的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就是一篇关注现实的好小说,从读者调查和反馈信息来看,这样的作品历来受到读者欢迎。小说作为现实生活的提炼品,应该是不逊色于现实,比如今年季栋梁的小说《大地钢琴》,这篇小说《小说选刊》选载后不久,小说虚构的事件就成了现实中的社会新闻。一个文学杂志也应该有社会担当,失去“现实观照”容易造成文学的缺钙。
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