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母亲的天气预报

故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22日   12 版)

    这一轮强降温来得突然,母亲的关怀如约而至。

    “明天你那儿也是大风降温,可得在里面加件秋衣阿!”离开家乡的这8年里,这种短信通常是在秋冬之交的某个傍晚,七点半之后,八点钟之前到来。妈年纪大了,看不清键盘,把刚刚从天气预报里看到的信息转述在短信里,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字里行间,也能读出她紧张的神情——比如这次,她还把“啊”的口字旁落下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打电话回去,她一定还能准确报出第二天家乡的气温、我读本科和研究生的城市分别是什么天气,以及我所在的城市未来三天的温度变化。

    母亲总是这样关心天气与温度,我理解,阴晴雨雪,这也算是她的人生注脚。

    这次国庆假期回老家,我只带了单薄的衬衫。母亲责怪我“连一件稍厚的外套都没带”,万一在家期间下雨降温,“又要花钱买”。

    我一边说着“绝对不会”,一边点开手机上天气预报的应用程序,看到上面连续7天一直挂着小太阳。母亲喃喃道:现在真好,要是以前也有这个就好了。

    我知道,母亲口中的“以前”其实就是几年前:那时候,她还“战斗”在街头露天停车场里,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在此之前,母亲已经做了10年的车管员。

    谁说城里没有靠天吃饭的人?

    上世纪90年代末,母亲下岗。我清楚地记得1999年4月30日傍晚,母亲从她的原单位——一家倒闭的国营百货商店里,用自行车驮回了一些处理不掉的货品,然后坐在客厅,和父亲、外婆一起,感慨着时运不济。

    你可以想象的,对母亲这样一个只读到高中、又拉不下面子去求人的女人来说,前途并不是那么明朗。

    在那个“五一”,母亲就接手了外婆的岗位,成了一名闹市区露天停车场的管理员。

    和《看车人的七月》里主人公的境遇类似,母亲也有着无数汗流浃背的七月,以及冻得哆里哆嗦的一月。

    母亲自然把天气预报锁定为每天必看的节目。

    那时,儿子的功课让她放心,天气的异常是她唯一的“心病”:下雨下雪不光意味着要增加衣物,出行的人也会因为天气不好尽量避免出行,母亲的收入便会锐减。

    靠天吃饭注定不是件如意事,天不遂人愿时,母亲只能祈求下一次的降水,能够尽量在她每周轮休的时候到来。

    后来,我先后到东北、西南读书求学,母亲在关注家乡天气之余,总会在跟我通电话时惊讶:“你那边这么早就下雪了!”“为什么都十月了还那么热?”

    我知道,晚上的天气预报,母亲会在主播念到“哈尔滨”或“成都”时,竖起耳朵听着。

    而这次呢?其实我只是借调到这座东部小城3个月,但我可以想见,每晚七点半,母亲在天气预报里关注的城市,会因为我的踪迹,覆盖到这座小城毗邻的省会城市。

    儿子所在城市的天气,也是母亲心头的阴晴。以前关注天气是关注生计,现在关注温度,则是挂念家人。

故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0月22日 12 版

浮世绘
再见,刻着爷爷爱的童年
母亲的天气预报
不要拿工作当借口
无法忧愁的胖子
唯有自拍
谁跟谁过
晒真相
执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