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社会读数

从2013IMD全球竞争力排名看我国面临的发展挑战

2012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制造业单位工时报酬为3.15美元,
同比增长了20%,远超-0.87%的平均增速

杨永恒(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府研究所副所长)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24日   07 版)

    2009-2013年中国大陆竞争力排名情况

    中国在经济活力、政治稳定性、成本竞争力、开放态度等方面具有吸引力,是当前中国竞争力的关键支持要素,但是在税收负担、高等教育、营商环境、创新文化、融资渠道、劳工关系、法治环境、公司治理、设施建设、政府能力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而这些要素是赢得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尤其教育和健康投入实际上是投资于人的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期竞争力所在。中国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率,走出“世界工厂”的传统格局,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今年5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D)发布的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显示,在60个参评国家或地区中,美国、瑞士和中国香港名列前三,中国大陆位列第21名,比去年上升了两名。此外,中国大陆在亚太地区排第6名,在人口大于2000万的国家或地区中排第8名,均比去年上升1名。

    作为两大国际权威竞争力研究机构之一,IMD从1989年开始发布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它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定义为“管理自身资源和资产以实现国民富足的能力”,主要根据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政府效能、商业效率和设施建设等4大类指标进行评价,每大类又包括5个子类,共计329个指标。在所有指标中,客观统计数据(来自于各国或地区的官方数据以及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占三分之二,主要使用上一年度的数据,少量稀缺指标还使用了更早年度的数据;针对企业高管的问卷调查数据占三分之一。IMD的竞争力数据为各国或地区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国际视角,来分析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状况。

    自1995年起,中国大陆正式被纳入IMD竞争力评价体系,排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5年来,中国竞争力排名一直在20位左右波动。从4大类竞争力指标来看,我国经济表现保持稳定,政府效能持续走低,商业效率和设施建设水平稳步上升。在今年5月的排名中,中国大陆的经济表现排名最高,位列第三;政府效能排名最低,排在41位;商业效率和设施建设水平分别排在25位和26位。根据IMD的竞争力数据,笔者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及竞争力进行如下分析。

    我国经济表现相对平稳,但结构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表现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和物价水平5个子类。中国大陆在就业和国内经济两个方面分别排在第1名和第3名,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最大规模的就业总量和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国际贸易和物价水平分别为34名和47名。主要特点包括:

    经济总量规模较大,但人均水平十分落后。2012年,我国GDP总量为8.23万亿美元,GDP增速为7.8%,均居第2位。但是,我国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仅为8989美元,列第55位,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国内消费严重不足。2012年,我国固定资产形成额为32971.3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1%,均列第1位;然而,家庭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4.8%,居第58位,政府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3.5%,居第44位。

    国际贸易仍以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发展缓慢。2012年,国际贸易余额为2307.5亿美元,居第2位;但服务贸易余额为-910亿美元,居倒数第1位。

    国际投资仍以外资投入为主,对外投资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012年,我国国际直接投资余额-1704.5亿美元,居60位,仍以流入为主。不过,我国海外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格局,2012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12.1亿美元,居第3位;比2011年的601.5亿增长了68.3%,在所有329项指标中增速排第1位。

    就业规模庞大,但增长乏力。2012年,我国就业人数7.67亿,居第1位;就业人口比率56.7%,居第6位;登记失业率4.1%,居第10位。但是,我国就业增长率仅为0.37%,居第44位,远低于0.98%的平均水平。

    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居民生活压力加大。2012年,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2.65%,居第27位,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城市生活成本指数为94.1(以纽约作为参照标准,设定为100),排第46位;写字楼成本(含租金等)年均每平方米1466.8美元,排第54位,参评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为每平方米647.6美元。

    政府主导地位日益增强,但效能发挥相对不足

    政府效能主要反映政府在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公共财政、财政政策、制度框架、商业监管和社会架构等5个方面。我国在公共财政和制度框架两个方面排名较高,排在10名左右,主要是得益于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较低的中央政府债务水平、较强的财政汲取能力和较高的国家信用评级等,以及我国在政策调适能力、投资刺激政策、政府决策能力和政治稳定性等优势。但是,我国在财政政策和商业监管两个领域排名靠后,分列倒数第6位和第5位。具体来说:

    我国政府财政能力较强,公共财政压力仍然巨大。2012年,我国一般性政府债务总额为1.88万亿美元,占GDP的22.9%,排第9位;中央政府内债占GDP比重为15.1%,居第12位;中央政府外债占GDP比重为0.13%,居第6位。但是,我国公共财政开支压力巨大。2012年财政预算赤字为1771.4亿美元,排第58位;占GDP比重2.15%,排21位。在企业高管调查中,公共财政管理水平得分3.19,排第41位;养老金充足率得分2.37,排第52位。此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是值得警惕的问题。

    财政政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较高的税负压力,收入分配格局亟待调整。2011年,企业所得税占GDP比重为3.6%,排第38位,高于3.22%的平均水平;间接税占GDP比重为13.8%,排52位,远高于9.98%的平均水平。2012年,个人所得税有效税率(收入水平相当于人均GDP的个人,其缴纳的所得税占收入的比重)为22.3%,排第40位,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排第31位,而参评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7.8%和23.6%。企业员工和雇主的社保缴费费率(收入水平相当于人均GDP的员工,本人和雇主缴纳的社保缴费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3%和44.2%,均排在倒数第2位,远高于平均9.89%和18.81%的水平。企业税负压力较大,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个人税负压力较大,将削弱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不利于提升内需。

    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强,但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企业高管调查表明,我国政府在投资激励、政策调适能力、决策执行力和政治稳定性等方面排名靠前,但在法制框架、运作透明度、官僚主义、腐败和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排名较为落后,均排在后四分之一。在货币政策领域,我国资金成本、短期实际利率和汇率稳定性等排名也较为落后,都排在了后四分之一。

    商业效率有所提升,但粗放性特征比较明显

    商业效率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金融服务水平和商业价值等,包括生产效率、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管理水平、商业态度和价值等5个子类。近5年来,我国商业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今年5月的排名中,我国劳动力市场排名最靠前,位列第三,主要得益于我国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生产效率、金融服务和商业价值均在30名左右波动,位于中等水平;而管理水平排在40名左右,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为:

    我国劳动生产率仍然不高,表现为较低的劳动人口平均GDP水平。2012年,我国劳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为15868美元,列第57位;农业、工业、服务业部门的劳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分别为4263.4美元、23344.4美元和17942.3美元,分列第55位、55位和56位。

    金融部门规模较大,但效率相对较低。2012年,我国银行资产占GDP比重为204.8%,列第11位,但我国金融服务效率排第42位,金融监管水平排第46位,金融风险控制能力排第45位。2011年年底,我国股市总市值3.39万亿美元,居第3位;上市公司2342家,居第5位。但是,我国2012年的股指涨幅为3.17%,排第49位;股东权益保障水平排倒数第6位。

    劳动力市场供给充足,但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劳动力成本上涨迅速。2012年,我国就业人数7.67亿,居第1位;制造业单位工时报酬为3.15美元,排第9位。但是,我国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如制造业单位劳工成本同比增长了20%,远超-0.87%的平均增速。高素质人才的供给及其业务能力,也是劳动力市场的短板。企业高管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熟练劳动力和金融专门人才的供给分列第46位和51位;高管人员的国际经验和能力排第54位和36位;人才流失现象也十分严重,排第51位。   

    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建设质量和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设施建设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投资于未来发展的能力,分为基础设施、技术设施、科研设施、健康和环境设施以及教育设施等5个子类。中国大陆在基础设施、科研设施均排在前10名,技术设施排在20名左右,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日益增长的科技投入。然而,教育设施排在第45名,健康和环境设施排在第54名。具体表现为:

    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建设加快,但质量仍有待提升。在道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和电信、网络等技术设施领域,我国投入较多,发展较为迅速,竞争力逐步增强,总体排名均在前三分之一。但是设施建设的质量仍然存在瓶颈,如我国公路和铁路的路网密度仍然较低,分别排在第36位和45位;互联网带宽速度排第60位;网络安全排第42位。

    设施利用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2011年,我国人均耕地1.5亩,排第47位;人均水资源2041立方米,排第41位。2009年,单位GDP能源消耗为每美元16028千焦耳,排第55位;单位GDP水消耗每美元0.12立方米,排第46位;单位GDP工业碳排放为每百万美元1216.9吨,排第58位。

    科研投入持续增长,但科研投入强度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2011年,我国R&D(研发——编者注,以下同)投入为1344.4亿美元,排第3位,但R&D投入占GDP比重仅为1.84%,排第22位。R&D人员总数为288.3万人,排第1位,但每千人R&D人员数量仅为2.14人,排第39位。2011年,我国专利授予数101490件,排第3位;但每10万人有效专利数为27.3件,排第32位。企业高管调查表明,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排37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排51位;产学知识转移能力排44位;企业创新能力排50位。

    教育和健康等民生领域投入不足,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11年,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3.49%,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189.5美元,均列第54位。2010年,小学生师比和初中生师比为17.7和15.5,分列第43和45位;25~34岁人群接受高等教育比率为26.5%,列第36位。企业高管调查表明,我国大学教育和商科教育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分别排在第53和46位。在卫生领域,2010年,我国卫生总支出占GDP比重为5.1%,列第47位;人均卫生总支出225.5美元,列第55位;公共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为53.6%,排第48位。2011年,出生时预期寿命为73.7岁,排第49位;健康预期寿命为67岁,列第39位;婴儿死亡率14.6‰,列第48位。教育和健康领域的相对滞后发展,使得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2012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为0.7,在60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列第54位。

    社会和谐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25,排第43位,反映了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从企业高管调查结果来看,居民生活质量排第53位;个人安全和私有财产保护排第53位,社会老龄化挑战排第50位。

    在四大类竞争力指标中,除经济表现突出外,我国在政府效能、商业效率和设施建设等领域还相对比较落后。正如IMD指出,中国在经济活力、政治稳定性、成本竞争力、开放态度等方面具有吸引力,是当前中国竞争力的关键支持要素,但是在税收负担、高等教育、营商环境、创新文化、融资渠道、劳工关系、法治环境、公司治理、设施建设、政府能力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而这些要素是赢得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比如,教育和健康投入实际上是投资于人的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期竞争力所在。

    IMD报告也指出了当前中国面临的五大主要挑战:一是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二是控制房地产泡沫;三是应对日益凸显的社保基金赤字;四是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五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解决这些挑战,均需要政府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提升我国长期竞争力,必须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政府效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作者简介:杨永恒作为执行负责人,代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参与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负责大陆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至今已合作完成从2008年至2013年6年的年度报告。)

高考英语改革 42.5%受访者看好“一年两考”
从2013IMD全球竞争力排名看我国面临的发展挑战
专家指出语文分值提高并非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