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官员院士候选人有资源优势

他们为何愿为张曙光效力

本报记者 卢义杰 叶铁桥 实习生 霍仟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0月25日   05 版)

    张曙光有没有花2300万元参选院士,2300万元究竟去往何方?引发各方追问,也引起社会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吁。

    CFP供图

    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家门口,面对来访的记者,84岁的两院院士沈志云并不愿对“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参评院士”一事作过多回应。

    追问之下,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披露了为张曙光“专著”作序、张曙光攻读在职博士的部分细节。

    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度增选院士的路线图中,官员院士候选人的权力和资源优势,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与院士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交织在一起,差一点就让张曙光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

    2007年,张曙光参评院士时,清华大学教授朱静正好担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学部主任,近日,她告诉记者,她早就对张曙光充满了质疑。而此事件也说明,院士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违反学术道德的院士,她认为“退出机制这种思考是一定要有的”。

    教授代笔,院士作序

    沈志云是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有媒体称其为“中国高速轮轨之父”,评价他为中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高新技术发展和铁路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然而,为张曙光2007年出版的“专著”《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写序一事,却让他陷入了争议。这篇序中,“张曙光同志长期从事中国机车车辆的理论研究”等表述被指与事实不符。

    另有媒体发现,该序落款时间早于写书时间。

    这部事后被证明是组织学者编写的“专著”,在2007年张曙光参选院士时也引起了朱静的警惕:“要写这么宽的知识面,就是给我10年,我也写不出。”

    1987年,朱静曾出版过一部395页的研究成果,集合了某领域的许多专家才写成,那部书署的是“编著”而非“著”。“张曙光写的面多宽啊,他写的轮轨,是另一位院士的研究成果,但书从里到外,只有张的名字,即使一般的理解,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沈志云看来,张曙光的这部书“现在我还认为是很好的”。

    沈志云回忆,当初作序的时候,他把这本书从头到尾都阅读了。他说,由于业务比较熟练,他看起来速度很快。

    在沈志云看来,出版这部书非常有必要,因为高铁事业需要很多人员参与,从干部、技术员到技术工人,应该有人出来作一个总结。“没有参考资料。国外高铁没有跑到时速350公里的,全部是我们自己的。”

    至于序言落款时间为何早于实际写书时间,沈志云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书有了初步样稿以后就给他看了,“我还是仔细阅读的。”

    然而,此前多家媒体证实,30位学者被组织在北京某宾馆为张曙光写书,时间是2007年2月。按照沈志云的说法,在他作序的2006年12月,书即已有初稿。

    沈志云承认,西南交通大学确实有部分教师参与撰写该书,只是人数不是最多的。人数最多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共有13人。

    西南交大参与此事的7人中,有4人为该校“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张卫华、常务副主任曾京。沈志云既是该实验室的创办人,也是张卫华、曾京等人当年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指组织写书——记者注)。现在这件事情我们都不说了,你们要找学校。”在西南交通大学校内,曾京对来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但他坦言,自己的确参与了撰写该书。

    此前媒体报道称,张曙光的这部专著大篇幅抄袭了曾京的研究成果。彼时,曾京回应一句“不知道”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从目前的情况看,曾京参与撰写张曙光的“专著”时,照搬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于张曙光组织学者写书的事情,曾京认为,面对官员组织写书,追究普通教授的责任,没有任何意义。

    当被问及“组织人写书用‘著’署名是否妥当”时,沈志云表示:“合适不合适,反正当时讨论就有议论。”

    数月之后,这两本“专著”,成了张曙光参选院士的学术代表作,送到了院士们的案头。

    张曙光屡被举报触犯学术道德底线

    张曙光2007年的增选以失败告终,或许是觉得学历不够过硬,2009年参选院士前,张曙光开始了西南交大的在职博士旅程。不过,他念了一年就退学了。

    按照沈志云的说法,张曙光2009年选院士的时候,他的在职博士学位才刚开始攻读。“后来,张曙光说,他太忙,没法子上课、写论文。我说那不行,你想当我的博士生,就得念学分、写论文。”

    沈志云称,他当时对张曙光说:“你自己考虑,念我的博士就有这个要求。”后来,张曙光的回复是,实在念不成了,要退学。

    “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不承认他。”沈志云告诉记者,“退学了正好。”

    沈志云表示,张曙光的在职博士生是通过名额申请的,“我看一看他能不能做。但是,他后来达不到要求,我有什么办法?”

    沈志云不知道的是,在2009年院士评审会上,张曙光读在职博士还未毕业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位院士告诉记者,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一次,沈志云因年逾八十而成为资深院士,没有投票权。

    受到争议的不只是读博士的问题。朱静回忆,早在2007年,就有人向她投诉张曙光学术问题。朱静希望对方提供书面材料,但事情不了了之。到了2009年,朱静提出“哪怕有张一页纸的东西也好”,最终,事情再次搁浅。

    “当时我的体会是,他怕打击报复,所以没写。人家没写,我也没有直接证据。”朱静表示,这种情况下,她如果转告其他院士,万一要对质,举报人否认举报就不好办了。

    在2009年的大会上,朱静只根据自己对张曙光著作的判断,认为他触犯了学术道德的底线。“具体情况,靠大家自己分析了。但有的人不一定分析得那么细。”

    那次的增选张曙光再次败北。2013年,张曙光在被指控存在经济问题的庭审中称,收受2300万元用于参评院士。

    此前,因多名院士指称沈志云曾力挺张曙光,中国青年报记者曾要求采访沈志云。沈志云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已给某媒体发了一份声明。

    然而,记者了解后发现,他并没有发声明。沈志云承认,他并没有写那份声明:“越想越生气,写不清!张曙光瞎咬一下,我来澄清事实?”

    他认为“这个事情纯粹是张曙光瞎咬”:“没有他瞎咬,不就没事了?不要一见到官,就说有问题。”

    他并不讳言自己支持张曙光。“因为张曙光成绩摆在那里,是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政府工作报告也把高铁建设与载人航天并提,高铁跟老百姓的生活关系最密切。”

    多名技术科学学部的院士不认为学部的院士会收钱。朱静也说:“张曙光说花了2300万元,我相信院士群体不会干这个事情,绝大多数院士把自己的道德看得很重。我们院士要钱做什么用呢?”

    他们也希望司法机关能调查清楚,还院士一个清白。

    院士理应有高道德水准

    张曙光担任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期间,朱静拿到过铁道部关于车轴的课题,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张曙光学术能力的质疑。

    她强调,一看到张曙光两本厚厚的“专著”,就知道不可能,“自己写过书的人知道,这么两大本需要多少时间,需要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坐在书案边,写书嘛,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有时候一个字都需要反复地推敲。”

    她对学术不诚信深恶痛绝:“你写的东西用了别人的东西,就像贪污钱一样,这一块你不能踩,一踩就是踩了红线。” 

    朱静认为,院士制度的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目前已有很多针对院士的规范条例,但仍应该不断完善。“希望院士制度越来越完善,院士作为学术方面的领军人物,国家给这么高的荣誉,社会期盼着有比较高的道德水准,有比较好的献身精神,也是应该的。院士应该作出榜样。”

    她认为,对于违反科学道德的院士,应该有退出机制。

    事实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就规定,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包括:1. 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2.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损院士科学道德声誉的行为;3. 在院士增选工作中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行为;4. 其他科技活动中的不端行为。

    对于存在上述行为的院士,“调查确认投诉属实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给予警示、批评、警告的纪律教育,直至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撤销其院士称号。”

    但事实上,至今为止,因学术道德失范或其他原因被撤销院士称号的寥寥无几。这项被赋予诸多现实利益的称号,延续着“一选定终生”的套路。

    在朱静看来,如何改革院士制度,应该进行专门的课题调研,有数据、有事实支撑,再形成具体的改革方案,这样比较妥当。

    不过,在沈志云看来,张曙光案与院士制度改革“风马牛不相及”。

    他认为,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制中,“产学研”结合最好还变为“官产学研”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办实事。“你不要有那种心理,一提官员就什么都不是了,官员也有钻研业务的。”“工作需要。不是说你是官员,科研就搞不成了”。

    “媒体对院士也要保护。”沈志云说,在网络上,有的网友会因为不了解情况,观点也不一致,“等张曙光案宣判以后,我会站出来说的。”

    本报成都、北京10月24日电

他们为何愿为张曙光效力
候选院士举报同事事件回归学术
中国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