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团队低效率?
随着电子化办公的流行,虚拟化团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一个工作团队中的成员分散在不同城市,在不同时间工作,彼此通过邮件、电话沟通,这的确可以减少出差成本,看上去缩短了时间,然而并不一定会提高工作的效率。
因为地理位置分散,团队成员的工作习惯有很大差异,如果身处不同国家,还可能存在时差问题。成员之间无法见面,彼此之间几乎没有情感联系,只是靠电话或者书面沟通,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读很有可能随时发生,最终影响工作进度。
可见,电子办公可以节省成本,但技术不是万能的,有些工作还是必须花时间去做的,比如团队建设。专业人士建议,除了电视、电话、网络会议,还可以寻找一些途径,让分散各地的成员加强联系,比如彼此分享个人经历、故事或者照片等。毕竟,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有感情的人,不是冰冷的机器。
长假前后没效率?
“十一”黄金周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可许多人还是没有恢复到工作状态,干什么都没效率。有人说这是“长假病”,专业人士则解释说这是“假期晕环”现象:假期前3天开始无心工作,忙着订票、买礼物、组织聚会、规划出游,假期结束之后上班迟到、工作倦怠。
对于一直紧张工作的白领来说,长假显然是“非同一般”的节日,因此迎接它的来临也要做好一切准备,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在这样“非常”的心理暗示之下,谁还有心思好好工作呢。而假期结束回归工作所带来的落差感,也的确会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但说到底,这还是给自己的偷懒找个看上去很合理的借口、让自己松懈得心安理得罢了。
听“对”音乐有效率?
喜欢塞着耳机写作业的小朋友们有福了!按照近日媒体的报道,这可能并不算是个坏习惯,英国临床心理学博士艾玛·格雷称,听“对”音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这是一个多么能说服教师和家长的理由啊。
什么叫“对”的音乐呢?比如每分钟50~80拍的歌曲,有镇静心灵、开拓思维的作用,使大脑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比如抒情类流行歌曲和摇滚歌曲,能让人产生兴奋感,有助提高英语和戏剧等科目的成绩;比如每分钟60~70拍的古典音乐,有助于长时间学习。据称,听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可以让数学考试平均分数高出12%。
这么说来,把打电话时的等待铃声设置为《致爱丽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古典音乐能让人专注和平静现在还要加上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切忌音量过大和长时间用耳塞听音乐。
教改新招出效率?
开学没多久,山西太原某小学的教师通知家长,要给孩子准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尽管学生只有一年级,但老师说,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据称,小学生用电脑辅助教学,是当地教育局推出的一项教改新举措。
细想一下,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能包括哪些,汉语拼音、横竖撇捺、加减乘除,不外如此。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最简单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完成,还需要电脑辅助教学吗?在电脑普及之前,人们用投影仪,用黑板,用朴素的纸笔,同样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
并非否定电脑辅助教学的作用,只是别迷信技术的力量,真想提高教学效率,还是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