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5日电(记者刘世昕)北方城市陆续进入供暖期,燃煤量的增加有可能加重灰霾天发生的概率。这个冬天,民众该如何削减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在日前环保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中,有专门的章节阐述空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防护的对策。
参与这份报告编制的环保部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王建生博士说,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多国科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果,首次把空气污染列为一类致癌物。被冠于“一类”的帽子意味着,无论是从动物学实验,还是流行病学的数据都足已证明空气污染的致癌性。
最近,另一个在科学界被经常引用的结论来自去年由美国西雅图大学发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王建生介绍说,其中与中国相关的内容是,威胁中国人健康的杀手中,室外空气污染排第四位,我国有40%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20%的肺癌死亡可以归结于大气污染。而在全球,空气污染的“杀伤”地位排第七。
可以说,科学家的研究足以证实空气污染与健康损害之间密切的相关性。在此次官方发布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报告中,专门提示公众,环境与健康不存在“零风险”。
王建生解释说,因为不可能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完全消除,只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这就要求公众要重视自我防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在不少专家看来,如何防护大有学问。比如,开窗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如果室外的污染也很重的时候,就不适宜开窗。
再有,需不需要选择N95一类专业的医用口罩,北京大学研究室内环境的专家刘兆荣的回答是,这类口罩对PM2.5中的有害物质未必起效,所以对个人而言,并不是越专业的防护越好。
室内净化装置有多大的净化效果?刘兆荣说,净化器生产企业给出的净化数据都是实验室数据,而现实使用中,不可能有与实验室环境一致,所以净化器的效果可能并不如厂家宣称的那样。刘兆荣说,目前国家标准中,对空气净化装置唯一的强制要求是用电安全的标准,而对净化效果的评估并没有标准,这可能是最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的问题。
之前曾经有研究者发布报告说,由于受取暖的影响,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折寿5.5年。对这样的研究结果,王建生认为有失偏颇。
比如,研究者采用个别点位上的数据就作出了一个关于全国的结论;再有,取暖期只有4个月,却形成了一个对全年的判断;另外,报告只考虑了取暖带来的健康损害,没有考虑因为取暖带来的疾病和伤害的减少。
王建生建议,公众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空气污染与自身健康的关系。空气污染的治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公众也是参与治理的重要力量。就北京而言,机动车污染排放已经成为PM2.5的主要来源,这就意味着,公众的绿色出行是可以为改善空气质量作贡献的。